6月24日,有市场消息称,喜马拉雅在港上市计划已经暂停。消息一出,喜马拉雅的IPO再次成为谜团。

此前,其两次冲刺IPO均未成功。

第一次在去年5月,受监管收紧影响,喜马拉雅在美上市的计划只好作罢;几个月后,喜马拉雅转战港交所,直到招股书失效都没有进展。

今年3月,喜马拉雅再次向港交所提交申请文件。可没想到3个月过去,市场又透露出它的“噩耗”,1亿美元的募资计划或缺少投资者支持。

作为国内最大的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在资本市场怎么一点都不抢手?

10年成为音频平台老大

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至今快有10年了。其创始人余建军在一开始就很明确,想打造一个音频领域的“淘宝”。

当时,35岁的余建军已经有过几次创业经历。由于对创业熟悉,当他向证大集团的董事长透露了这个想法后,对方很快就同意了,直接给了2千万作启动资金。

拿着钱,余建军做了虚拟世界项目“那里世界”,利用全景图片作为背景,将用户的人物化身投射到一个虚拟世界中,并将音频和视频植入其中。

虽然想法不错,但这太超前了,未成气候。融资拿的钱,两年间就烧没了。

2012年,移动互联网爆发,在线阅读和视频开始成为大众的闲暇消遣。于是,余建军瞄准了尚是空白的音频赛道,成立了喜马拉雅。

之后,入局者越来越多,高达30多家。但这个领域可替代性很强,喜马拉雅凭借先发优势,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市场运营,逐渐在音频平台取得领先的位置。

那几年,喜马拉雅在产品创新上做得非常突出。

例如,2014年,其与德云社合作,吸引无数粉丝,年底粉丝过亿。2016年其与热门综艺合作,推出《好好说话》,率先做起了知识付费,又拉来吴晓波等头部大V。一年之后,喜马拉雅还推出AI智能音箱小雅,比小米、百度还要早。

当时,喜马拉雅的表现绝对有顶流的光环。

老大不易做,高昂营销换市场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1年,喜马拉雅的移动端主应用程序平均月跃用户在中国在线音频应用程序中排名第一。同时,在线音频收入方面,其于中国在线音频行业的市场份额达到28%,坐稳了在线音频界的“中国第一”。

但是,这个位置并不那么舒服,喜马拉雅一直都在亏损。

财报显示,2019-2021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6.98亿元、40.76亿元、58.57亿元。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人民币19.248亿元、人民币28.821亿元及人民币51.0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接近百亿。

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的变现方式有4种,包括付费订阅、广告、直播和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

其中,订阅占最大头,这包括会员订阅及付费点播收听服务,收入非常客观,于2019年-2021年分别占总收入的47.2%、49.2%及51.1%。

同时,喜马拉雅用户增长方面表现得也很出色。其用户群大幅增加,总平均月活跃用户由2020年的2.15亿增至2021年的2.68亿,而平均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则由2020年的1.02亿增至2021年的1.16亿。

但是,这都是建立在高昂的营销成本之上,这也是造成喜马拉雅持续亏损的根本原因。

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经营极大依赖销售及营销活动,增强品牌影响力及扩大用户群。

2019年-2021年,喜马拉雅销售及营销支出分别为12.19亿元、17.07亿元、26.30亿元,分别占各期总收入的,45.2%、41.9%、44.9%。

并且,喜马拉雅依旧选择将在品牌推广及用户群扩大方面加大投资力度,预计销售及营销开支的绝对金额将增加。

一个无法盈利的企业,未来还要继续花钱在营销上,或许投资者对这一点有所不满。

9次融资,曾是香饽饽

喜马拉雅曾经是资本的“宠儿”,拿到了9轮融资,前后融了50亿人民币。

具体来看,2014年5月,喜马拉雅获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KPCB凯鹏华盈中国、Sierra Ventures,1150万美元A轮融资。

2015年7月,其获阅文集团和头头是道投资基金战略投资。不到半年,其再获创世伙伴资本、华山资本、CBC宽带资本,50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6年5月,喜马拉雅获小米集团、普华资本、兆韧投资等投资机构B+轮投资。同年6月的,其获城市传媒6000万C轮融资;11月,再获普华资本、小米集团、京东科技等,投资上亿元战略投资。

2017年,其获雨汇投资和合鲸资本,亿元以上D轮投资。

2018年1月,喜马拉雅获张江高科股权投融资。同年8月,其获腾讯、春华资本、General Atlantic泛大西洋投资,40亿元E轮融资。

经过这一轮投资,喜马拉雅估值达到240亿元。

但是,不到一年,喜马拉雅就迎来转折点。2019年5月,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包括小米副总裁洪峰在内的12名董事退出,仅剩公司CEO余建军一个人。

如今,喜马拉雅来到了第三次IPO的门前,募资仅1亿,可能都找不到人,包括此前9轮融资的大咖们,没有一个愿意站出来。

唯有盈利才是硬道理

不到3年时间,喜马拉雅从资本“宠儿”变成了资本“弃儿”。

目前,喜马拉雅IPO再次接近失败,在痛苦的深渊中挣扎。

一般来说,那些国内的科技公司,选择港股、A股还是美股上市,看的第一个标准就是自己有没有盈利。

比如,上交所就要求,上市公司发行前3年的累计净利润要超过3000万。

创业板对上市的要求也是,公司必须两年盈利,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500万元。

而港股对这方面的关注是既看重盈利,但又不是很看重,因为港股是完全采用市场化的注册制的发行,公司就算亏损,有本事卖出去自己的股票,那也是你公司的本事。

美股方面,对盈利则并没有太多要求,在财务指标方面更加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以及企业创造收入的能力。

这就导致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在没有盈利时,会选择港股或美股进行上市,先融资后挣钱。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之前这些科技公司总认为A股的标准太过于老派,目前我们没盈利只是暂时的,但因此不让我们上市就是不懂公司的价值和发展。”

但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转变。

以港股为例,2021年5月,港交所出台上市新规显示,从2022年1月1日起将申请人主板盈利规定调高60%,并修订盈利分布规定。

具体来看,港交所要求主板上市申请人必须符合:最近一个财务年度不低于3500万港元;前两个财务年度不低于4500万港元(即三年累计盈利不低于8000万港元)。

而由于中国和美国政府,同时加大了对赴美上市公司的审查力度,这些未能盈利的公司,也很难通过上市审核。种种现象都在证明,在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下,大家都已经开始发现,唯有盈利才是硬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连年亏损的喜马拉雅,得不到投资者支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