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上芯片大佬陈大同,梦天家居实控人两周赚了10亿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谢春生
编辑 | 苏淮
“木门大王”梦天家居两项交易告吹,仍强势走出五连板。
截至11月25日收盘,梦天家居每股报收25.29元,这已是其11月19日复牌以来,连续拿下的第五个涨停板。
11月6日,梦天家居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正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上海川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川土微”)控制权,并募资配套资金;同时,梦天家居实控人也正筹划控制权转让。两件事不互为前提。彼时,对于川土微的估值以及更多的收购交易细节,公告并未进行详细披露。
大约半个月后,梦天家居方面宣布,上述两项交易终止,公司股票复牌。
对于停止收购川土微以及终止公司控制权转让,梦天家居的解释是,因涉及事项较多,经交易各方多次协商和谈判无果,最终决定终止交易。针对上述两项交易告败原因,源媒汇也致函梦天家居,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筹划的梦天家居实控权转让,变成了公司实控人的部分股权转让。
公告显示,梦天家居控股股东梦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梦家投资、余静渊和范小珍以协议转让方式,向嘉兴汇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嘉兴汇芯”)转让其所持公司股份1528.45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6.8636%。本次标的股份转让价为17.4592元/股,合计转让价款总额约为2.66亿元。
上述转让完成后,梦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合计持股比例从74.54%降至67.68%。
图片来源:梦天家居公告
梦天家居此次两项交易终止,原本以为会是一波大利空,结果公司股价意外暴涨。
数据显示,11月19日至11月25日,梦天家居股价从每股17.27元升至25.29元,区间涨幅为61.08%。公司市值也从约39亿元升至56亿元,涨了44%。
图片来源:雪球
倘若以11月5日梦天家居每股15.7元的停牌价计算,彼时梦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价值约为26亿元;截至11月25日收盘,以其在手持股价值以及协议股权转让价值计算,合计约为41亿元。不到半个月时间,梦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浮盈超10亿元。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整个家居建材市场也萎靡不振。为了提振士气和业绩,部分企业开始选择向芯片、机器人等热门赛道跨界布局。
那么,梦天家居此番是否存在“蹭概念”的嫌疑?其收购芯片企业、公司控制权转让两项重大事件“急刹车”,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01
交易背后站着芯片大佬
此次梦天家居收购川土微控制权以及交易突然终止,引发市场不小质疑。
首先是在11月6日停牌前,梦天家居并未披露具体的审计评估、交易金额、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比例等情况,就紧急发布停牌公告。
而在此之前,梦天家居已于2025年6月完成对重庆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约35%股权的收购,跻身第二大股东。这也给市场留下了“梦天家居要向芯片赛道转型”的预期。
需要指出的是,川土微并非泛泛之辈。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芯片公司,专注高端模拟芯片,产品覆盖隔离与接口、驱动与电源等三大产品线,此前曾传出要IPO的消息。
据天眼查显示,截至2023年8月中旬,川土微已完成共计9轮融资,其中不乏比亚迪、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资本、汇川技术、中兴创投以及元禾璞华等产业资本和头部机构。
图片来源:天眼查
2025年6月20日,川土微召开股改创立大会,随后在7月18日完成股改。这被市场解读为企业要进行IPO的关键信号。
然而,不到四个月时间,风向急转,川土微被传将向梦天家居出售控制权。从有意独立上市到准备“卖身”家居企业,这背后究竟有何隐情,外界不得而知。不过,从过去一年芯片行业的投融资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IT桔子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半导体领域一级市场融资交易量,从2023年的614起增至658起,同比增幅为7.17%;融资总金额则同比下降约14.45%至1220.16 亿元。
图片来源:IT桔子
过去一年,尽管半导体行业融资事件数有所增加,市场仍然活跃,但单笔大额融资减少、平均金额下降,导致整体融资规模下跌。
那么,川土微的情况如何?据官方披露信息,2024年一季度川土微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其中营收同比增长约40%。但源媒汇注意到,天眼查显示,川土微的参保人数从2022年的149人降至2024年的92人,或存在裁员情况。
在这样的情势下,川土微欲“卖身”梦天家居,也被外界视为其有意借壳上市,即便此后收购计划告败。
首先,川土微投资方之一的元禾璞华、梦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股权转让方嘉兴汇芯,背后都站着同一个半导体大佬——陈大同。
陈大同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传奇人物,他先后联合创办豪威科技、展讯通信两家业内知名的半导体企业,之后又转型投身投资领域。
2024年,陈大同筹备设立清芯华创;四年后,清芯华创与苏州元禾控股等合作成立元禾璞华,由陈大同担任该机构的投委会主席管理合伙人、吴海斌和胡颖平担任合伙人,继续从事半导体产业链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的投资。
目前,元禾璞华的管理规模超百亿,参投企业中不乏华勤技术、澜起科技、均普智能、帝奥微、思泰克智能等一批芯片企业。
另外,源媒汇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后发现,吴海斌、陈大同和胡颖平通过苏州芯纳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作),分别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参股了嘉兴汇芯的两大持股方——嘉兴恩芯股权投资合作企业(有限合伙)、嘉兴芯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天眼查
换言之,在梦天家居本次两起交易背后,或都是陈大同团队在起主导作用。
并且,从过往的并购历史来看,陈大同团队曾有过成功经验,最经典的便是其参与主导了韦尔股份对豪威科技的并购,创下“蛇吞象”的交易神话。
有国内顶级半导体团队加持,自然给资本市场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间。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两项重大交易告吹后,梦天家居的股份仍能逆势上涨,走出五连板。
02
又见家居企业“转型”
那么,梦天家居为何会被陈大同盯上?
从业务上来看,梦天家居主要从事木门、墙板、柜类等定制化木质家具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尤其是凭借门类业务的强势表现,公司一度被誉为“木门大王”。
不过,从近几年的业绩情况来看,梦天家居的处境并不乐观。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梦天家居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呈现出“先高后低”走势。尤其是在2021年、2022年先后达到高位后,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陷入逐年下滑困境。
2025年前三季度,梦天家居的归母净利润虽有所回升——同比上涨37.6%至0.56亿元,但营收仍深陷下滑——同比下降2.93%至7.73亿元。
业绩不佳之外,梦天家居的经销商门店开始出现关闭潮。经营数据显示,2024年以及2025年1至9月期间,公司经销店新开店数量分别为154家、32家,关店数量分别为192家和160家,新开店数量远跟不上关店速度;截至三季度末,经销店数量从2024年的1190家降至1062家,净关店数量为128家。
与此同时,作为昔日高端木门业务“一哥”,伴随着欧派家居、索菲亚等家居巨头的入局,梦天家居的市场份额不断被瓜分,甚至已被拉开巨大差距。
源媒汇统计发现,2020年梦天家居的门类业务实现营收8.25亿元,欧派家居、索菲亚、志邦家居和金牌家居的同类业务——木门业务实现营收分别为7.71亿元、2.92亿元、0.43亿元和0.25亿元。彼时,梦天家居的门类业务不仅高于欧派家居的同类业务,对其余三家更是保持巨大的领先优势。
然而,仅仅四年时间,市场形势已发生急速反转。数据显示,2024年,欧派家居、索菲亚实现木门业务收入分别为11.35亿元、5.44亿元,而梦天家居的门类业务收入为5.18亿元,已被前两者反超,甚至还被欧派拉开了2倍多的差距。志邦家居、金牌家居的木门业务也整体呈现出稳步提升态势。
从行业角度来看,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影响,整个家居行业也不景气。企业业绩下滑,甚至倒闭跑路几乎成为业界常态。即便强如欧派家居,在2024年也遭遇了近30年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的局面,公司董事长姚良松更是发出“行业已进入低速寒冷的长周期”的警示。
在此背景下,像蒙娜丽莎、天安新材、道氏技术、帅丰电器、尚品宅配以及居然家居等一批家居建材企业,纷纷开始将目光转向AI、机器人、芯片等热门领域,欲培养第二增长曲线,由此掀起跨界布局热潮。
此前,但凡沾上机器人、芯片等热门概念的上市公司,股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譬如2025年9月下旬,数字建造技术和产品提供商品茗科技,先宣布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并停牌,复牌后又宣告该项交易终止;之后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他股东再与具有“国家队”AI背景的通智清研(北京)科技产业发展合伙企业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凭此,品茗科技在复牌后迎来多个涨停板。数据显示,9月25日至11月24日,品茗科技股价从58.9元飙升至172元,涨幅高达250.45%。
图片来源:雪球
对比来看,此次梦天家居从宣布收购川土微、公司实控人控制权转让到宣告交易告吹,转而实控人又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权,引入具有半导体大佬背景的嘉兴汇芯,股价也由此迎来五连板,两者的操作过程何其相似。
虽然梦天家居在最新公告中也表示,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的减持计划“尚未实施”,似在安抚市场情绪。但无论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最终减持与否,从结果来看,此次“蹭概念”无疑大获成功,已然赚得盆满钵满。
只是,资本“运作”或能短期刺激公司股价、让部分人迅速积累财富,但终究无法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