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利投资是穿越周期的"压舱石"?
伴随着2025年资本市场的震荡上行,美联储加息余波未平,A股行业轮动加速,不少投资者陷入"追涨杀跌"的困境。但有一类资产却依然稳扎稳打,取得了亮眼的业绩,那就是红利类资产。截至2025年11月,中证红利指数近三年年化收益率达12.3%,最大回撤-0.59%远低于沪深300,成为资产配置的"稳定器"。(数据来源Wind。过往情况不代表未来表现。最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2020-2024)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分别为:3.49%(2020)、13.37%(2021)、-5.45%(2022)、0.89%(2023)、12.31%(2024))
不仅是国内,海外市场的红利指数也有不俗的表现。美国标普500红利贵族指数过去20年年化收益超标普500指数3.2个百分点,无论在金融危机或者是疫情冲击中均展现超强抗跌性,是名副其实的防御类资产。
今天就用通俗逻辑拆解红利投资,从认知到实操,教你轻松拿捏"红利家族"!
一、认知篇:看透红利指数的本质
1.1 什么是红利指数?
简单说,红利指数就是筛选出持续分红、股息率高的上市公司组合。能长期稳定分红的企业,往往现金流充沛、盈利成熟、抗周期能力强,相当于自带"基本面过滤网"。
红利指数的收益机会来自两部分:一是分红带来的现金收益(低利率环境下超珍贵),二是企业盈利增长推动的股价上涨,形成"分红+成长"双轮驱动。
1.2 红利投资的三大核心价值
抗周期防御性:红利指数的成分股多集中在金融、公用事业、必需消费等刚需行业,2022年中证红利指数跌幅比沪深300少12%,2025年以来波动率15.7%,远低于市场平均。
持续的现金流:截至2025年11月,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率达7.47%,中证全指红利质量指数达4.12%,远超一年期存款利率,优质的红利基金还能定期分红,投资者可以享受分红收益。
长期复利效应:分红再投资的力量。假设2015年买入中证红利指数基金并坚持红利再投资,到2025年收益比"分红取现"高67%,并且持有时间越久差距越明显。
二、产品篇:招商“红利家族”指数产品矩阵解析——或有一款适合你
2.1 产品图谱:覆盖全场景的"红利家族"
招商基金“红利家族”系列产品覆盖了从A股到港股,从经典红利指数延伸至红利低波、红利质量等策略指数的丰富产品矩阵。
核心底仓型—招商中证红利ETF:中证红利ETF以股息率作为筛选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高分红股票构成其投资组合,覆盖沪深两市高股息企业,行业分散,适合长期配置。
港股红利—招商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聚焦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标的,港股估值较低且股息率相对A股更高。
策略型—招商中证全指红利质量ETF/招商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基金:红利质量ETF在指数编制中叠加盈利质量因子,形成了红利+成长双buff。红利低波指数基金则在红利ETF的策略基础上叠加低波动因子,进一步控制产品风险。
2.2 重点产品亮点拆解
① 中证红利ETF(515080):均衡配置的"压舱石"
分散布局:100只成分股,前十大权重占比不足20%,风险分散。
定期评估分红:季度评估分红,成立以来累计分红率达12.7%。
低费率:综合费率0.20%,追求长期复利的优势明显。
②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低估值高息的"防御利器"
估值较低:市盈率仅6.33倍。
高股息+定期评估分红:指数股息率7.47%,2025年上半年已3次分红。
③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红利+质量的"成长先锋"
严选成分股:高ROE(17.6%)+ 稳定现金流,多为行业龙头。
高股息:股息率4.12%,牛市中收益弹性突出。
行业均衡:单一行业权重不超30%,适配不同市场风格。
2.3 产品选择三步法
1.看风险偏好:稳健选港股红利低波,均衡选中证红利,进取选红利质量。
2.匹配场景:要现金流选月/季度分红款,长期配置用"核心+卫星"组合。
3.关注细节:优先低费率、流动性更好、跟踪误差更小。
三、展望篇:2026年红利投资机遇
政策+市场双重利好
政策面:国企市值管理深化,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完善,分红将纳入多维度考核。
市场面:全球低利率常态化,红利资产"分红"属性吸引更多资金入场。
红利投资不是短期暴利的捷径,而是依靠企业持续分红与价值成长的"慢功夫"。不需要每天盯盘,只需选对产品、做好配置、长期持有,就有望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
招商基金全谱系红利产品矩阵,从稳健底仓到高息防御,再到成长增强,为不同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选择。市场虽有不确定性,但红利资产的追求稳健属性不会改变,选择优质红利指数基金,坚持长期投资,时间或终将回馈。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若相关基金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境外市场股票,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