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净息差"瘦身"潮下中小银行的存款减法与生存哲学

《电鳗财经》电鳗号/文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当净息差触及警戒线,中小银行率先掀起了存款产品"下架潮"。三年期大额存单悄然退场,五年期定存淡出菜单,这场看似被动的调整背后,实则是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出击。如同候鸟感知气候变迁,中小银行正用产品结构的减法应对利率市场化深水区的生存挑战。

净息差持续收窄,暴露出银行传统盈利模式的脆弱性。资产端,LPR下调与让利实体政策压缩贷款收益;负债端,存款定期化趋势推高资金成本。部分中小银行存贷利率甚至出现倒挂,如同背负沙袋赛跑。下架中长期存款,实则是斩断高息负债的"锚",为资产端腾挪喘息空间。

当"以量补价"的旧戏码难以为继,中小银行开始重新绘制生存地图。某城商行将大额存单额度降至单日亿元以内,转而发力结算性活期存款;部分农商行推出"存款+理财"组合产品,用综合服务替代单一价格战。这恰似农民从广种薄收到精耕细作,在有限的息差土壤里培育更丰厚的中间业务果实。

"为什么5%的存款消失了?"投资者的困惑折射出市场教育难题。银行在客户维护与成本控制间走钢丝:有的通过会员等级制保留高息特权,有的以国债替代方案引导资金分流。这场悄无声息的财富管理革命,正在重塑"保本保息"的传统认知边界。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中小银行的当务之急,是构建差异化定价能力——就像毛细血管之于人体,唯有精准灌溉特定客群,才能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中守住自己的生态位。下架存款产品不是终点,而是经营哲学升级的起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