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银三星人寿高管更迭,股东中航集团仍未能成功退出

中国银行旗下中银三星人寿成立20周年之际,却正值多事之秋!

高管更迭

中银三星人寿高管更迭,并非空穴来风。

此前就有市场消息称,中银三星人寿董事长马超龙即将退休,总经理邱智坤拟接任董事长一职。11月14日,中银三星人寿一连发布4封人事变动公告,让外界传言或将成为现实。

其一,董事长马超龙因年龄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发展规划、资产负债管理与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及委员职务。

其二,戴稳胜、钟明、LEE KICHANG、王萍、王熙等5名新任公司独立董事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叠加马超龙董事长卸任,致使本年度董事会累计变更人数超过董事会成员人数的三分之一。

其三,推举执行董事邱智坤代行董事长职务。

其四,自11月14日起,邱智坤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指定副总经理金瑜铭为公司临时负责人。

公开资料显示,原董事长马超龙出生于1965年,刚满60岁。出身中行系统,曾任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行长助理,中银保险总经理,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等职。自2023年2月起任中银三星人寿董事长至今仅2年有余。

暂代行中银三星人寿董事长之职的邱智坤同样出身中行系统,只比马超龙小4岁。其曾任中国银行总行海外机构管理部副总经理(规划运营),其间挂职湖北省宜昌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曾任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行长、新加坡分行行长、中银香港副总裁、中银集团保险执行总裁等职。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8月邱智坤刚获批担任该公司总经理,若此次顺利晋升,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之位将再次空缺。

截至11月14日,中银三星人寿高管团队有8人。其中副总经理4人,由金瑜铭、吴赞、刘慧军、王云峰组成。其余高管有总精算师王树勇、董事会秘书王天、合规负责人刘恪、审计责任人宋迎。

但中银三星人寿此波高管更迭似乎只是开始,未来还要面对创始股东2度清仓带来的人事余震。

创始股东二度清仓

中银三星人寿前身为中航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最初由中航集团和韩国三星生命保险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后经过增资,由中国银行控股的中银保险成为公司大股东,2015年公司正式更名为中银三星人寿。2017年中银保险又将所持51%股权转让给中银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此后中银三星人寿股权结构稳定。三大股东中银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韩国三星生命保险株式会社持股25%,中航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4%。

近年,一众央国企强化“聚焦主责主业”,加速践行“退金令”,纷纷出售险企股权成为潮流。与中银三星人寿“联姻”20年的中航集团算是其中代表。

2024年12月,中航集团就曾计划将所持24%全部股权清仓。彼时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3个月,转让底价为18.15亿元。

近期,中航集团再次将所持中银三星人寿24%股权重新上架。只是本次转让底价在上次价格基础上下调了约0.79亿元,定为17.36亿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次股权挂牌信息披露期至2025年12月8日。但特意注明若信息披露期满后,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将延长披露时间直至征集到意向受让方为止。可见中航集团退出的决心。

只是近年保险机构股权吸引力下降,叠加保险行业本身准入门槛就高且监管趋严。即使挂牌底价一降再降,挂牌多、成交少仍是保险股权现状。

牵手20年,手握大比例股权的创始股东退出,势必会对中银三星人寿经营管理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首先,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高管层虽然多数出自中国银行体系,中航集团作为三股东自然也占有席位。副董事长沈洁,副总经理王云峰均有中航集团履历。

其次,2022年时中银三星人寿曾计划增资,原定由3名股东按持股比例共计增加注册资本24亿元。如今增资还未有着落,中航集团已决心退出,中银三星人寿后续是否会继续增资事宜,如何调整增资方案,值得关注。

三季报净利“扭转乾坤”

高管更迭、股权也将面临更迭背景下,当前正值中银三星人寿盈利能力提升的关键期。

成立初期中银三星人寿业务发展缓慢,亏损是常态。自2015年变身银行系险企后,依托中国银行渠道和优质客源,公司营收、保费迅速扩张。到2024年中银三星人寿总资产迈入千亿台阶,达1276.76亿元;营收347.95亿元,保险业务收入298.62亿元,并连续实现8年盈利。

只是在营收、保费高基数衬托下,中银三星人寿的净利水平还在爬坡过坎。

2017-2023年,中银三星人寿7年净利共计不到4亿元。盈利性弱是中银三星人寿给外界留下的刻板印象。直至2024年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公司投资收益大幅提升。叠加“报行合一”政策影响,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大幅下降等多重因素下录得合并净利4.83亿元,远超过去7年净利总和,令市场为之一振。

只是当一家险企盈利严重依赖外部力量时,其潜在的经营风险就会显著增加,盈利稳定性就要打个问号。

2025年中银三星人寿反复无常的业绩表现,更是将持续盈利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截至2025年前3季度,中银三星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93.16亿元,同比增长17.82%;净利润6.94亿元,同比增长27.11%。

值得注意的是,中银三星人寿2025年上半年净利还亏损5.43亿元,是同期唯一亏损的银行系险企。但仅过了一个季度,公司净利就扭亏为盈。中银三星人寿短期内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与2025年第3季度首次切换新会计准则有很大关系。

此外,中银三星人寿作为银行系险企,业务销售渠道多元化程度较低。对银保渠道依赖度高,且近年来占比呈持续提升态势。2022-2024年公司银保渠道规模保费收入占比分别为85.84%、87.98%、89.89%。截至2025上半年银保渠道贡献占比达91.24%。

产品结构方面,中银三星人寿保险业务以传统寿险为主,但对走俏的分红险态度似乎略有摇摆。

2024年以来公司出于对久期及资本管理考虑,将产品由增额终身寿向浮动利率、短久期的保险产品倾斜。2024年传统寿险保费占比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为83.49%;分红险保费收入占比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为14.27%。到2025上半年公司保险业务结构略有变化,传统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占比较2024年末提升1.67个百分点,为85.16%。分红寿险保费收入占比较2024年末下降5.51个百分点,为8.76%。

偿付能力方面中银三星人寿尚符合监管要求,只是较2025上半年末有大幅下滑,这还是近1年多2次发债后的结果。

2024年8月,经北京金融监管局同意中银三星人寿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18亿元。1年后,经核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

截至2025年3季度末,中银三星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66.92%,环比下降23.9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25.37%,环比下降36.88个百分点。且基本情景预测下季度偿付能力会继续大幅下滑,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16.24%和164.58%。

11月19日,中银三星人寿公告称,12月25日将全额赎回“20中银三星人寿”,赎回金额为10亿元,赎回价格为105.05元(含息)。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不慌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