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十五运会“空中哨兵”就位!深圳无人机高效处置4.4万起事故

文/纸不语

为保障十五运会闭幕式安全,深圳于2025年11月16日发布通告,明确11月21日0时至24时在全市行政区域对“低慢小”航空器及空飘物实施临时管控。

作为十五运会安保的重要举措,深圳交警首次规模化投用无人机机群,21台大中型设备重点覆盖赛道核心地带,9台常规机型监测周边外围交通状况,借助全线巡航、空中预警与综合联动机制,构建起无人机应用新范式。此前,广州已启用车载双机换电机场等装备助力赛事安保,并接连查处多起无人机“黑飞”案件。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将无人机安保中的成熟应用经验,延伸至交通治理、应急处置等城市治理各领域,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安保效能与城市治理水平的双重提升。

深圳加强十五运会闭幕式期间低空飞行管控。图源:深圳发布

无人机织密赛事“空中防护网”

十五运会举办期间,深圳、广州两地将无人机纳入赛事安保体系,结合各自装备特点与安保需求形成差异化应用。两地的无人机应用协同发力,共同构成赛事空中安保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十五运会筑起了高效精准的“空中防护网”。

深圳公安与交警将无人机深度融入赛事安保各环节。在宝安大道与创业路交叉口,警用无人机持续播报安全提示,指挥中心依据其传回的实时车流画面动态调整红绿灯配时。这些由无人机、智能机巢及专业飞手组成的队伍,活跃在城市主干道、赛事场馆等关键区域,既能捕捉违停、逆行等违法行为,也能在突发警情出现时秒级响应。

深圳公安还搭建了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依托强大算力,让无人机实现车牌识别、人员密集度分析等智能感知功能,推动空中巡逻从“可视化”升级为“可识别、可分辨”。

针对赛事安保需求,深圳交警创新“333制”技战法,以3人3机分层巡航,低空喊话劝离违停车,中空扫描拥堵情况,高空回传全局态势。在龙岗大运中心,楼顶机巢部署的无人机可24小时全自动巡逻,1套机巢就能覆盖5平方公里的大运中心区域。火炬传递期间,无人机与警用直升机协同,沿40公里传递路线巡航预警,发现异常便喊话疏导并引导地面警力处置,与地面执勤点、机器人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保障网络。

广州的无人机安保装备则展现出显著的续航优势。2025年10月25日在海心沙亮相的车载双机换电机场,以纯电皮卡车为载体,可搭载2台大疆M4行业级无人机,凭借双机自动换电技术支持无人机72小时不间断飞行。在海心沙等重点区域,指挥中心通过可视化调度系统远程操控无人机起降,载体车辆移动时,无人机还能动态规划返航路径。这种装备在高速公路、江面河道等长条带状区域的巡检中,以及应急救援现场的长时间监控中,都能提供稳定空中支援,大幅减轻地面安保压力。

广州两月查处7起违规“黑飞”案

面对赛事期间无人机“黑飞”对空域安全和公共秩序带来的威胁,广州赛区接连查处多起案件,通过严格执法遏制违规飞行势头,为赛事筑牢空域安全屏障。

据平安广州报道,为防范风险,广州市于2025年10月发布专项通告,明确赛事期间强化“低慢小”航空器管控,严处未经批准的“黑飞”行为。在此之前,天河警方已开启排查整治,下半年连续查获多起典型案件。

8月29日晚,天河区黄村街道庙元社区上空出现违规飞行的无人机,警方调度自动机巢无人机搜索,同时派警力赶赴现场,最终在某楼顶查获操作无人机的黄某。经查,黄某虽完成无人机实名登记,但未申请空域审批,其行为违反相关条例,被依法处以行政处罚。

8月至9月,多起针对性“黑飞”案件相继被查处。8月10日,邱某未经报备擅自拍摄广东奥体场馆周边视频并在网络发布,造成不良影响,当日便被警方抓获并处罚。9月17日,天河区五山街道的无人机防控系统监测到“黑名单”无人机起飞,警方迅速调度无人机升空搜索,在楼顶抓获进行无人机拉距测试的张某,其无人机虽已完成实名登记,却多次未经空域审批擅自飞行,此次飞行属违规“黑飞”。9月20日,车陂派出所辖区内,一名企业宣传人员因未报备便用无人机拍摄商场广告,被当场查获并接受了法制教育与行政处罚。

10月两起案件进一步凸显“黑飞”的多重隐患。10月28日,花都警方监测到白云国际机场附近有无人机擅自升空,民警赶赴现场时飞手已离开,后于次日在佛山抓获刘某。经查,刘某未对无人机登记,也未申请空域审批,其在机场周边飞行严重扰乱了空中交通秩序。10月25日,白云区同和街道某小区的无人机防控系统捕捉到疑似“黑飞”信号,民警排查后在小区楼顶查获操作无人机的未成年人王某。因其无人机未登记且未报备,警方对其监护人作出行政处罚,并责令加强日常监管。

这些案件特征多样,涉事人员包括无人机爱好者、企业工作人员及未成年人,部分已实名登记却未办理空域审批,另有未登记即擅自飞行的情况。对此,广州警方构建了“防控系统预警+警用无人机巡查+地面警力联动”的全天候监管体系,同时通过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强化公众的空域安全意识,确保十五运会期间空域“零干扰”。

深圳无人机处理事故4.4万起

相较于传统出警方式,警用无人机起飞后能快速抵达事故现场。目前,深圳已将无人机技术系统应用于城市治理多领域,形成覆盖交通管理、应急处置、多场景巡检的应用体系,通过装备升级、机制创新与场景拓展,推动治理流程优化与效能提升。

在交通治理领域,深圳交警建立无人机执勤常态化机制,配备手控及机巢无人机超200个,布设航线实现基层全覆盖。警用无人机均完成执法适配改造,加装警灯、喊话器等专用设备,搭载400倍变焦高清摄像头,具备防水、防风特性,续航能力优于常规机型。交警采用“主控无人机+小型无人机”的编组执法模式,主控无人机在30-50米高空开展全域监控,发现异常后调度小型无人机现场处置,该模式已在大型活动安保中试点应用。

同时,深圳还推行“空中巡查+地面联动+云端快处理”机制,针对轻微交通事故实现远程定位、取证与责任认定,后台民警依据无人机回传画面最快5分钟可推送电子文书。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无人机本质属于电子警察系统,执法流程与路面抓拍摄像头完全一致,主要承担违法取证工作,经后台审核资料后依法处罚。截至2024年底,深圳交警通过无人机累计检测交通事故及异常事件4.4万起,事故勘测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70%,重点区域交通违法案件数量显著下降。

在环境复杂的城市场景中,无人机的应用优势尤为明显。相较于手动操作,无人机的全天候无人值守模式具备资源调度更优、应急效率更高、可全天候作业等特点,在解放人力、提升效率的同时,还能实现定期多次巡航、视频智能比对、动态监控及特殊场景应急巡检等多元任务,在应急处置与多领域巡检中发挥重要补充支撑作用。

具体来看,深圳坪山通过无人机构建起“5分钟事故响应圈”,事故发生后5分钟内可抵达现场,借助AI智能识别自动生成现场图,替代传统人工丈量流程;罗湖口岸的人流巡查中,无人机将原3小时的巡检工作压缩至15分钟,还能覆盖人工步行难以抵达的区域;南头古城地铁站等重点区域,无人机开展“高空喊话+抓拍取证”的“链路式”核查行动,引导交通参与者规范出行,同步固定违法行为证据。

此外,电力维护领域有南网科技研发的“慧眼”无人机,可实时回传电力设备图像并智能识别分析,为电网运维提供数据支持;无人机还广泛应用于口岸商圈人流监测、重点区域安防巡查等场景,形成多维度覆盖的治理格局。

依托无人机警务平台,深圳可整合各交管大队无人机数据,可视化呈现飞行状态与任务进度,同时提前向潜在违法者发送温馨提醒短信,实现执法与劝导相结合。目前,深圳已组建全国规模最大的交警无人机专业队伍,正逐步推进“一人多机”模式,持续拓展无人机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引用]

① 深圳交警首次启用规模化机群.深圳新闻网.2025-11-18.

② 深圳:“空地一体”智慧护航十五运会.中国警察网.2025-11-12.

③ 警徽闪耀十五运会丨广东:空地联动护航赛事顺利举行.中国警察网.2025-11-12.

④ 广州警方皮卡车搭载无人机护航十五运会!支持72小时飞行.南方都市报.2025-10-24.

⑤ 广州警方严厉打击“低慢小”航空器违法行为 多起“黑飞”案件被依法查处.平安广州.2025-10-27.

⑥ 男子在广州白云机场附近“黑飞”被处罚!近期查获多名违规者.南方都市报.2025-10-30.

⑦ “飞起来”的城市治理:事故勘测效率提升70%,深圳硬核“无人机交警”火了.每日经济新闻.2025-05-22.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