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京东健康Q3净利暴增97%!股价年翻1.4倍,这届医药电商为何跑赢大盘?

11月14日,京东健康(06618.HK)股价盘中涨幅超过7%,延续了近一年的强势上涨态势。

截至当日发稿,该公司年内累计涨幅已超过140%,自去年8月完成阶段性底部构筑后,呈现出稳健的技术性上升趋势,总体与同行走势同频并保持领先优势。

这一市场表现背后,是投资者对京东健康基本面的重新评估与价值重估,也凸显了互联网医疗行业在政策利好和消费习惯转变下的增长潜力。

七年增长轨道:增速稳了,利润爆了

京东健康的财务表现近年来呈现出从高速增长向稳健提质转变的特征。

从历史数据看,京东健康自2022年以来营收保持稳步增长,但增速逐年放缓:2022年营收467.4亿元(增速52.3%),2023年535.3亿元(增速14.5%),2024年581.6亿元(增速8.6%)。

与此同时,净利润则实现爆发式增长,从2022年的3.8亿元一路飙增至2023年的21.4亿元、2024年的41.6亿元,截至去年总毛利率已提升至22.9%。

据机构测算,近7年京东健康收入CAGR约40%,经调整净利润CAGR约56%且持续创新高。这种“增速放缓、利润攀升”的局面,表明京东健康正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质量。

今年前9个月,京东健康继续延续这一增长态势。

根据财报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健康营收达到171.2亿元,同比增长28.7%,较上半年25%的增速再提速,显示增长动能加强。

同期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25.3%至12.43亿元;期内利润则增长97.2%至18.39亿元,调整经营利润率扩张至8%的历史新高,核心利润增速依旧延续远高于营收增速的趋势。

这一增速长期演变轨迹,既反映了公司体量扩大后的自然规律,也体现了互联网医疗行业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转变。

业绩获机构看好:牵紧礼来拜耳们,强化新特药首发站心智

从收入结构来看,其“商品+服务”双轮驱动的特征愈发清晰。作为核心支柱的商品收入保持稳健增长,而覆盖平台佣金、数字营销、在线问诊等服务的业务收入增速显著更快,2018-2024年该业务收入CAGR约47%,2025H1仍有约36%的增长,显著快于同期总收入增速。“卖药+服务”双引擎模式成效凸显,盈利结构更趋优化。

用户与生态规模的扩张,则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底层支撑。截至2024年底,平台活跃用户超1.84亿,第三方商家突破10万家,覆盖药品、器械、保健品等全品类;即时零售网络与医保支付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线上问诊、远程医疗等服务场景不断丰富。

这种“用户-商家-服务”的正向循环,既提升了平台粘性,更通过规模效应强化了对上游药企的议价能力。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健康先后与礼来、信达生物、卫材中国及拜耳中国等知名药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卫材药企旗下原研新药达卫可®(莱博雷生片)、恒瑞旗下干眼症新药恒沁®(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拜耳旗下达喜®乳果糖等新药选择在京东健康全网首发,继续巩固京东健康“新特药全网首发第一站”的市场心智。

除药品外,赫力昂旗下银善存®新一代维生素、圣桐特医推出的国内首款苯丙酮尿症配方特医食品“特爱本佳”等更多健康新品,也在京东健康实现全网首发。这一系列合作彰显了京东健康在供应链端的深化布局,以及与品牌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京东健康的业务盘呈现明显的医药电商基本盘持续巩固,新特药首发策略强化心智定位的稳成长性特色。

美银证券就此份财报,已将京东健康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10%至62亿元人民币,并重申“买入”评级。

信达证券分析认为,当前京东健康收入和经调整利润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公司较早布局AI医疗,基于“京医千询”大模型开发出一系列AI医疗产品,虽当前市场尚未完全摸索出AI医疗商业化的最佳路径,但提前布局有助于企业积淀数据并优化服务体验,同时有助于提前养成用户使用习惯并抢占用户心智,对后续商业化铺设道路。

行业迈向盈利周期,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从行业视角看,京东健康的财务表现优化并非孤例。同期,阿里健康也呈现出营收、净利润持续快速攀升的态势;而叮咚健康虽然营收规模增长相对停滞,但今年年中已逼近盈利拐点期,亏损幅度明显缩窄。

这反映了互联网医疗行业整体向好的发展趋势,以及头部企业盈利能力的普遍提升。

“京东健康们”的强势表现,可以说是医药电商行业趋势与企业们核心竞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行业层面,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市场扩容。基于医药电商鲜明的价格便宜、种类丰富、信息透明等优势,近年来医药电商迎来政策松绑与用户习惯迁移的双重红利:

2022年起处方药线上实名购买逐步放开后,到了2024年互联网医疗用户使用率快速提升至37.7%,此前五年期间用户规模年均增速高约达18%;网上药店占零售药店终端的比例从2015年的3.2%跃升至2023年的32.5%,增速远超实体药店。

这一趋势下,具备全链路服务能力的平台型企业更易抢占市场份额。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都凭借“自营+平台”模式,既保障了药品供应的稳定性,又通过开放生态引入多元商家,覆盖从处方药到保健品的全品类需求。

企业层面,“集团赋能+AI前瞻+生态深耕”构建护城河。参考京东健康,作为京东集团“全渠道健康”战略的核心载体,度共享集团的流量、物流与技术资源。在此基础上,这些公司纷纷加码AI医疗布局构筑未来竞争优势。

京东健康较早布局AI医疗,目前基于“京医千询”大模型开发出“AI京医”“京东卓医”“康康”等一系列基于大模型的AI医疗产品。

此外,其还与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绑定,进一步夯实了竞争壁垒。2025年三季度,京东健康与鱼跃、三诺等医疗器械品牌成立智慧互联联盟,依托AI智慧体搭建覆盖监测、分析、干预的血糖管理体系,并计划拓展至血压、心电等领域;同时,通过AI技术赋能在线问诊,大幅平均问诊时长、提升用户满意度。这种“医、药、险、患”的全链路整合能力,使其在慢病管理、健康服务等增量市场中占据先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