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生”国联安基金新发港股通科技ETF募集延期
观察
资本·市场
公募基金争抢港股科技机遇。
今年以来,港股科技板块一直是资金眼中的 “香饽饽”。四季度,公募基金继续选择布局。
但是,和头部基金相比,也想争食港股科技红利的中小公募,似乎显得有些吃力。
近期国联安基金新发港股通科技ETF(159120),但是募集期却延期。原本按照计划,于2025年10月15日至2025年10月22日进行发售,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20亿元。但是却突然宣布募集期延长至2025年11月5日。
公开信息显示,该基金的场内简称为港股科技30ETF,基金管理人为国联安基金,基金经理为章椹元、黄欣、储乐延。
回顾港股科技板块走势。近一年,恒生科技指数涨幅约35%;近半年这一涨幅达到近20%;近一个月,该指数出现回调。
从政策面看,香港市场针对科技企业上市的核心政策体系已形成以《主板上市规则》第18A章与第18C章为支柱、辅以多项配套机制的系统性支持框架。此外,2025年5月6日还正式推出“科企专线”(Tech Company Hotline),由港交所上市部专业团队专人对接,提供快速上市通道,同时同时优化结算周期(如T+1试点)吸引更多海外企业上市。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超210家递表,其中AI企业约50家,A股公司及其子公司超40家。2025年港股股权融资规模创三年新高,宁德时代、小米等龙头企业单笔融资超400亿港元。政策支持市场科技属性明显。
公开信息显示,国联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3日,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原由国泰君安证券与德国安联集团共同发起设立,2023年国泰君安方面消息显示,其拟收购安联集团所持49%股权,交易完成后由太保资产(51%)与国泰君安(49%)共同控制。但目前尚没有进一步信息。
截至2025年10月30日,国联安共管理约100只公募基金,产品线覆盖权益、固收、指数、ETF及FOF等全品类。
总体看,在主动权益类基金近3年回报排名中,国联安旗下不乏明星产品,如国联安核心资产策略(006864.OF)以63.91%的回报率表现“优异”,但公司整体主动权益产品表现两极分化,部分基金如国联安气候变化混合A(016635)近3年回报为-34.40%,排名不佳。
在指数产品上,今年上半年,国联安指数基金产品规模缩减了近40亿。其中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其近90%的指数规模集中于半导体ETF,作为“偏科生”单一产品风险敞口过大;二是在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等主流宽基ETF中,市场份额均不足0.1%,缺乏规模护城河。
作为中小公募基金,作为投资者,其实可以感受到国联安在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但是中小公募基金发展的短板仍难以避免,比如稳定的投研体系、部分新产品投资者的接受度等。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