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英大泰和人寿旧债换新“续命”,盈利“变戏法”暗藏玄机

时隔5年,英大泰和人寿再发新债。“赎旧换新”的资本操作是利用低利率时间窗降成本,也是补充资本的有效举措,但也难掩内源性积累薄弱事实。

英大泰和人寿作为成立18年的老牌险企,净利已连亏3年。2025上半年短期内业绩大涨,有何玄机?

旧债换新

近年来,随着险企盈利能力、投资环境以及外部监管政策等多重因素变化,多数险企偿付能力显著下滑。现阶段发债和增资成了险企补充资本的主要渠道。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同意英大泰和人寿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达25亿元(含25亿元)。

据悉2024年末,英大泰和人寿临时股东大会就审议通过了拟发行25亿元资本补充债的议案。如今时隔10个月英大泰和人寿发债事宜迎来决定性进展。

其实,这并非英大泰和人寿首次获批发债补充资本。早在2020年公司就已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29亿元。彼时该发行债券票面利率为4.80%,到期日2030年9月21日。不过说明了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选择权。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8月英大泰和人寿发布2020年资本补充债券赎回选择权行使公告,称将于9月22日全额赎回“20英大泰和人寿”。赎回金额为29亿元,赎回价格为104.8元(含息)。

背靠电力行业巨擘的英大泰和人寿缘何“旧债换新”?这或许还要从当前市场、监管环境以及英大泰和人寿目前的经营维度等多重因素来看。

从市场利率环境变化来看,目前低利率环境下赎回旧债发行新债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根据今年部分险企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来看,在2.18%-2.80%之间,相较于前些年发债时4%-5%高利率而言,明显走低,“赎旧”无疑更为划算,这也是当前很多机构的选择。

监管方面,自2022年“偿二代二期”规则实施以来,对险企的资本质量有了更高要求。众多险企偿付能力普遍承压,甚至导致部分险企业务受阻。

就英大泰和人寿而言,其关键出发点可能还是缘于对资本补充的迫切需求。2025年公司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基于赎回2020年9月发行的29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影响,公司下季度较第二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虽无较大波动,但预测第三季度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由第二季度的246.78%,骤降至185.67%。

英大泰和人寿虽然背靠实力雄厚的国家电网,也要居安思危。首先,国家电网及旗下子公司合计持有英大泰和人寿80.1%的股份。根据监管规定“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三分之一”,国家电网已不能再对英大泰和人寿单独增资并扩大股份占比。对此,英大泰和人寿表示会积极推动增资引战等资本补充工作。其次,同业来看同为电力系险企的永诚财险,近年来其多家电力系股东在“聚焦主责主业”号召下,将所持永诚财险股权挂牌。

目前险企补充资本主要靠“内源性积累+外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主要以增资、发债为主。内源性资本补充主要来自于积累的留存利润。不过对于成立时间短、盈利不佳的险企,这条路就很难走通。

盈利“变戏法”

英大泰和人寿从成立时间来看,妥妥的老牌人身险企,成立于2007年6月,截至2025上半年已完整走过18年青葱岁月。

成立时间虽不短又有国家电网输送保单,但是近年盈利能力却并不亮眼。

2018-2021年英大泰和人寿营收由66.68亿元,猛增至207.31亿元。同期保险业务收入由54.05亿元增至176.92亿元。期间连续盈利,净利分别为1.49亿元、2.04亿元、2.83亿元、3.77亿元。

然好景不长,2022-2024年英大泰和人寿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期间公司营收205.80亿元、217.93亿元、232.88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78.58亿元、192.13亿元、187.93亿元;净利分别为-3.89亿元、-8.40亿元、-6.21亿元。

综合来看,近年英大泰和人寿连亏3年,主要受居高不下的退保金、赔付支出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叠加影响,直接导致成本急剧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或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执行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监管影响,2024年英大泰和人寿退保金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有较大改善。传统险仍为公司第一大险种,健康险、意外险占比有所提升。银保仍为公司主要销售渠道,不过占比在降低。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5的产品由2022年主要销售渠道为银保,到2024年以银保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产品只占3款。整体看,公司产品结构转型初显成效,对渠道控制力不断增强。

不过,同时需警惕的是同期英大泰和人寿的赔付支出由2022年9.72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82.03亿元。主要因主销产品到满期给付高峰所致。

2025上半年,英大泰和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7.91亿元,同比下降4.37%。公开资料显示,其中新保费收入25.61亿元,同比下降2.48%;续期保费82.29亿元,同比下降4.94%。同期,英大泰和人寿净利润7.98亿元,成功实现大幅扭亏。

但喜报之下暗藏玄机。据悉英大泰和人寿正处于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窗口期。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和保险业务负债指标根据“老准则”编制;净利、总资产、净资产指标根据“新准则”编制。致使公司部分经营数据并不可比,真实盈利情况是否如此乐观,半年报的“虚”与“实”还需验证。

事实上,保险行业会计准则切换悄然放大了业绩波动,险企盈利“变戏法”现象并不罕见。

除了业绩突然变脸外,2025上半年英大泰和人寿高管团队出现变动。

2025年3月,国家电网党组批准免去赵永亮英大泰和人寿副总经理职务。公开资料显示,赵永亮出身股东国家电网一方,英大泰和人寿成立初期就任总经理助理,期间曾任河北分公司总经理、电销中心(筹)负责人,互联网保险业务负责人。2021年升任英大泰和人寿副总经理,任职已达18年之久。

5个月后,北京监管总局核准了高培道英大泰和人寿副总经理任职资格。

高培道同离任的元老级高管赵永亮一样,出身股东国家电网一方。高培道历任国网资管综合处职员、国网英大国际控股办公室经理、发展策划部副主任等职。值得一提的是,高培道在保险业务方面并非全无经验。其曾任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保险业务部主任兼数字金融事业部主任。

截至目前,英大泰和人寿高管团队有总经理吕柯,副总经理靳松、王迎新、武琳琳、高培道,总经理助理侯瑞,总精算师薛东京,审计责任人施林琳,财务负责人修常鑫,合规负责人龚岩10人。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不慌金融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