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产能去化步伐加速,资金正偷偷抄底养殖板块?

这几天猪价又上热搜了,不过是因为跌得太惨。

现在的养殖业,确实是个“惨”字。

生猪价格已跌至11.17元/公斤,已经跌穿成本线,这意味着养得越多,亏得越狠。

而受到生猪价格宽幅下调的影响,养殖利润继续走低。截至10月10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头均亏损在152元左右,而外购仔猪头均亏损高达301元。

我算了一笔账,如果是一个万头猪场,光一个月就可能亏掉150万!

不过说实话,这波下跌真不意外。双节一过,供需失衡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供应端简直“猪满为患”,在政策鼓励下,各大养殖企业尤其是头部猪场都在拼命出栏,市场供应暴增。

而需求端却“冷冷清清”,节后消费直接躺平,屠宰场开工率大幅下滑。

更麻烦的是,2024年5月以来的产能增加,正好在今年下半年集中兑现。这就好比水库同时打开了所有闸门,下游不被淹才怪。

不过,管理层显然也坐不住了。从5月份开始,“反内卷”政策就在持续加码。农业部、发改委、行业协会轮番上阵,核心就围绕九个字:“控产能、降体重、限二育”。

这些政策可不是做做样子。我了解到,近期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8月能繁母猪存栏终于开始去化,生猪出栏体重也降到了历史同期低位,二次育肥比例更是持续下降

有个在大型猪企工作的朋友跟我说:“现在上面查得特别严,想偷偷增加产能?门都没有!”

短期来看,猪价确实还有压力。四季度供应压力依然很大,猪价大概率会在底部震荡。

但在政策强力引导下,四季度的产能去化有望加速。当行业陷入深度亏损,又遇上政策严控产能,这种“双杀”效应往往会大大缩短底部盘整时间。

资金已经提前布局,畜牧养殖ETF(516670)近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一亿。

这种“越跌越买”的现象,背后是投资者对养殖周期反转的预期。

毕竟猪价跌穿成本线,行业深度亏损,正是市场自发去产能的最有效方式。现阶段的亏损越严重,产能去化的速度就越快,下一轮周期的上涨空间也越大。

而且根据我的经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8-10个月后,猪价就会迎来趋势性反转。长期来看,按着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如果2025年底能把能繁母猪存栏压到4000万头以内,按照10个月的传导周期,2026年三季度商品猪出栏量就会进入下行通道。届时供需关系改善,猪价很可能走出“U型”反转。

畜牧养殖ETF(516670)涵盖了整个养殖产业链,其中养猪相关概念股权重约60%,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龙头。还包含了疫苗、饲料等养殖上下游企业,权重约40%。管理费仅0.2%/年,低于同赛道其他产品,就适合长期布局。

作者:ETF金铲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