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消息总结
一、宏观政策与国际经贸
1. 中美将举行经贸会谈,关税摩擦风险升温
财联社、上海证券报:经中美双方商定,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重点讨论贸易平衡与市场准入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突然宣布,将对世界大部分国家征收15%至50%的"简单关税",欧盟随即回应称,若谈判破裂计划对价值近100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全球贸易摩擦风险进一步升级。
2. 国家发改委推动整治行业内卷
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国家发改委召开企业座谈会,明确将健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机制,重点整治低价倾销、重复建设等"内卷式竞争"行为。会议提出,将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建立产能预警机制,引导资源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二、金融市场动态
1. 公募基金加码科创板配置创新高
上海证券报:二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科创板主题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上交所联合徐汇区政府举办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座谈会,提出将优化科创板"1+6"政策生态,加速AI企业上市培育。
2. 债市承压调整,股强债弱格局延续
上海证券报、财联社:7月23日债市长端利率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升至1.72%,市场呈现"股强债弱"特征。分析认为,风险偏好回升、商品涨价预期及地方债供给增加是主要推手,预计短期债市将维持震荡调整。
3. 上海地区证券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财联社:上半年上海地区沪深A股交易量达47.95万亿元,同比增长69.2%,占全国市场份额30.12%;期末客户资产总额12.65万亿元,同比增长23.3%,6家分支机构交易量突破万亿元。
三、产业与公司热点
1. 生猪产业"反内卷"政策发力,猪价创年内新高
财联社: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严控新增产能,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受政策预期推动,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上涨1.67%至14590元/吨,创年内新高。牧原、新希望等头部企业参会并承诺合理调控出栏节奏。
2. 创新药审批提速,上半年获批数量接近去年全年
财联社、证券时报: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全年48个的批准量。其中基因治疗产品、罕见病药物等重大突破品种占比显著提升,国内首款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获批上市。
3. 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开幕,19件产品全球首发
证券时报、财联社: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沪开幕,展会面积6万平方米,吸引近300家企业参展。全球首款7座3吨级多用途eVTOL、氢能无人机等19件产品全球首发,华东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同步成立,推动长三角空域协同管理。
四、风险预警与监管动态
1. 多家公司澄清不涉及雅下水电项目
财联社、证券时报:华新水泥、大禹节水等公司公告称,能否参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项目存在不确定性;凯龙股份表示项目招投标流程尚未启动;高争民爆则在股价异动期间遭控股股东减持12.81万股。
2. 公安部规范智能驾驶管理,强调驾驶人责任
财联社、证券时报:公安部明确当前"智驾"系统未实现自动驾驶,驾驶人才是责任主体。对于"脱手脱眼"行为,将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三重风险。下一步将联合相关部门完善智能驾驶技术标准与安全体系。
五、区域与市场热点
1. 海南自贸港封关倒计时,政策细节逐步明确
中国证券报、财联社:国新办发布会披露,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12月18日启动,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跨境资产管理试点等配套措施陆续落地,海关总署同步发布税收征管暂行办法。
2. 光大银行获中信金融资产增持至8%
财联社:中信金融资产在1月20日至7月22日期间,累计增持光大银行A+H股5.43亿股,持股比例从7.08%升至8%。这是年内AMC机构第二次增持全国性银行,业内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正成为银行股重要配置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