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内卷”!从政策到行动,各行业如何破局?
近日,A股市场钢铁、光伏等板块迎来涨停潮,而这一现象背后,是各行业纷纷打响的“反内卷”战役。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指出要治理“内卷式”竞争,并着重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背景下。一场新的行业“反内卷”及去产能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光伏、钢铁、水泥等行业迅速响应,纷纷开启了减产工作。
01、破“内卷”是产业发展必经路
破除“内卷式”竞争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选择。竞争虽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与灵魂,但“内卷式”恶性竞争违背经济规律,其弊端显而易见。
从产业发展看,如2025年1-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虽同比增长23.5%,但行业整体利润率仅4.1%,远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6%的平均水平。车企为争份额陷入价格战,利润压缩,无力研发,零部件采购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下滑。
从市场秩序看,“内卷式”竞争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在风电领域,陆上风机价格触底,企业利润被挤压,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埋下安全隐患。
从国际竞争格局看,中国产业要在全球市场立足,需摆脱“价格屠夫”形象,树立“中国智造”品牌。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产销量虽世界第一,但核心技术如芯片、电机等有短板。
若任由价格战持续,企业无力研发关键技术,产业将在科技革命中落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破除内卷式竞争,才能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02、行业“反内卷”行动加速推进
自去年起,国家便着手治理“内卷式”竞争,政策导向明确。今年,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各行业迅速响应。
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工信部随即表态支持并加大整治力度。
6 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与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联合倡议,推动电池行业强化产业链协同、聚焦质量与创新、坚守安全底线。
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意见,优化产业结构,山东、四川两省水泥大省发布错峰生产通知,推动减产增效。
此外,钢铁、煤炭等行业也都在积极响应反内卷的号召。部分钢厂近期已收到减排限产通知,力求通过限产摆脱“内卷式”竞争的困境,实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03、“反内卷”下的投资机遇
多行业迎来发展机遇,依据慧博调研收录的研报,小编为大家梳理出以下受益行业:
水泥行业:水泥行业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产能过剩问题。2025年1月以来,龙头企业积极补足产能指标,推动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如果行业能够完成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的统一,供给端将迎来实质性减量,水泥行业的盈利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光伏行业:光伏行业在2024年经历了严重的低价竞争,尤其是在光伏组件价格战和风电低价竞争方面。随着政策的推进,光伏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有望带来行业的优化升级,尤其是全产业链的过剩产能问题可能会得到缓解。
钢铁行业:钢铁行业在2025年迎来了“反内卷”政策的积极推进,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随着供给端的调控和转型升级预期升温,钢铁行业的中长期基本面有望持续好转,尤其是受益于油气、核电景气周期的相关标的。
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快递企业在反内卷政策下,价格竞争逐步缓解,行业利润修复的机会较大。随着行业需求的超预期增长,头部快递企业的利润修复将成为主要的投资亮点。
煤炭行业:反内卷政策下,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可能会加速,尤其是通过行政手段对供给端进行裁剪,可能会带来行业的复苏机会。
新能源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反内卷政策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由于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压力,反内卷政策可能会通过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推动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减少无序竞争,提升行业的整体利润率。
04、券商观点
申万宏源指出,自2024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强化行业自律、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以来,反内卷政策逐渐升级。这表明决策层对内卷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逐渐形成了清晰的政策路线图。
东吴证券认为,反内卷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定价权。内卷式竞争易引发价格战,而定价权是企业应对成本上升、保持利润率稳定的关键。提高定价权是解决内卷式竞争、建立长效机制的有效方式。
广发证券以水泥行业为例,指出建材行业积极响应反内卷政策。水泥行业通过推动自律减产、加强产能置换政策执行、管控超产产能等措施,有望缓解供需矛盾。
东证期货表示,反内卷政策将对光伏、电商、汽车、钢铁等重点行业的供应格局产生积极影响,但产业优化过程漫长。部分行业产能置换、环保升级后,设备水平提升,去产能难度增大。政策虽能推动行业自律和产能出清,但商品价格反弹幅度需谨慎看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