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市场份额从21%跌到10%三得利乌龙茶神话破灭

作者:行者

在中国无糖茶市场,日本饮料巨头三得利是个举足轻重的存在。巅峰时,三得利能占据整个无糖茶市场超过20%的份额,只有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能与之匹敌。

但如今三得利正在遭受越来越多品牌的围攻,其市场份额也一降再降,今年7月后甚至萎缩至不足10%。

三得利曾上演乌龙茶神话

三得利全称三得利株式会社,是日本一家以生产、销售酒精饮料和软饮为主要业务的老牌企业。长期以来,三得利都是以威士忌、啤酒等酒精饮料为主要业务,后来才逐渐涉足清凉饮料行业。

上世纪80年代,三得利首先在日本市场推出无糖茶产品,成为无糖茶饮市场的开拓者之一。

有意思的是,产自日本的三得利乌龙茶,却是作为“源自中国福建的乌龙茶”被日本消费者熟知。据悉,三得利乌龙茶配方简单,原料来自中国,精选添加福建水仙特级茶叶,采用短时高温萃取工艺,力求还原现泡茶的风味。其茶汤呈琥珀色,茶香馥郁,口感清爽,醇厚回甘,甚至在包装上使用“使用福建省茶叶”的中文字样。

1984年,三得利正式进入中国。彼时,其在江苏设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啤酒厂,但并未涉足茶饮领域。

直到1997年,三得利将其经典的乌龙茶产品引入中国。

然而,当时的中国市场无糖茶并不流行,仅仅刚刚兴起,主导市场的反而是碳酸饮料,也就是我们今天还在喝的可乐,这给了三得利先发优势。

不过,三得利之所以能够打造出爆款产品,与其精准的品牌定位及灵活的销售策略分不开。

深入了解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后,三得利推出了多款符合本地口味的产品,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增强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比如,在广告中,三得利乌龙茶被描述为健康的象征,与目标消费群体深刻共鸣,凭借文化符号和消费者建立情感链接。

在三得利乌龙茶的带动下,中国甚至掀起了无糖茶热潮。

虽然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喝茶这件事情不需要像咖啡一样被品牌教育,但在三得利进入中国市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产品销量并未取得爆炸式增长。

原因是什么呢?

这可能和中国人对茶的口味偏好有关。据说,红茶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茶类之一,其口感浓郁、香气独特、颜色鲜艳,吸引了诸多茶客。

在对中国名茶的排行上,也鲜见乌龙茶的身影。比如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就曾将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银毫茉莉花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三得利主打的正是乌龙茶,乌龙茶的口感比茉莉花茶、绿茶都要厚重,但却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菜”,也喝不习惯。反而是被戏谑为隔夜茶水、难以入口的东方树叶,更有市场。

也因此,虽然1997年就进入中国市场,但要在25年之后,三得利才等来了无糖茶在中国市场的爆发。

神话破灭三得利中国增长放缓

为何之前默默无闻的无糖茶,突然之间就爆发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大众对健康的关注,消费者开始逐步摒弃含糖饮料,包括可乐、雪碧等,转而选择不含糖的饮料。

但是,很多人又会觉得,光是喝水口味太寡淡了,一点味道都没有。而无糖茶,既不含糖,又因有茶的味道不至于寡淡,所以逐渐受到市场欢迎,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不过,无糖茶刚出来的时候,产品价格普遍较高,甚至高达5元,这和矿泉水的售价足足差了2-3倍。

随着入围品牌越来越多,为了争抢市场,大家竞相压低价格,久而久之就把无糖茶的整体市场价格降下来了。时至今日,一个普通无糖茶品牌的产品售价已经和矿泉水相差无几了。

克服了价格障碍,无糖茶市场也快速壮大。

这里面,早早就布局无糖茶的三得利自然受益最大。数据显示,三得利中国市场销售额的80%来自无糖乌龙茶;在过去的三四年中,三得利无糖乌龙茶每年年化的增长速度都超过100%。

从整体看,2023年,三得利集团全球销售额约1500亿元人民币。其中,除日本外的“亚洲及大洋洲市场”约占总销售额的19%。2020年,这一比例为16%。按实际营收换算,三年时间里,三得利在除日本外的“亚洲及大洋洲市场”营收增幅高达60%。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无糖茶的功劳。

商机总是短暂的,市场总是在冷热切换,并伴随着红海和蓝海。

无糖茶市场的繁荣吸引了大量新玩家,比如元气森林推出了“燃茶”,农夫山泉则打造“东方树叶”大单品,康师傅也重启“本味茶庄”……

一时间,三得利四面楚歌,经营压力大增。

2024年开始,三得利的增速开始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三得利产品占整个无糖茶市场的份额从21%下降到12%,到了7月之后更是进一步下跌到了不足10%。

或许是迫于增长压力,今年国庆节,三得利还冒险营销了一把。

今年国庆期间,三得利1.25L广告里面的一小段“老广早茶”画面引发热议。图片内容显示,一家五口在广式茶楼喝早茶,爸爸把瓶装三得利乌龙茶倒进茶壶里煮,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而后配了文字:“广州,一起老广早茶”。

这引起很多广东IP的网友反感,称这是对广东早茶文化的“侮辱”。网友热评道,这相当于让重庆一家子吃自热火锅,让广西一家子吃包装即食螺蛳粉,让山西一家子吃挂面,让东北一家子过年吃速冻水饺。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三得利增长在放缓,但整个行业仍然在高歌猛进。尤其是排名第一的东方树叶,体量更大,但增速居然比行业还快,占据整个无糖茶市场50%以上的份额。

所以,这都三得利需要面对问题。

三得利的难题

日本企业的优点是踏实、耐心,善于长线布局,同时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即应变能力不足。作为日企,这些也写在三得利的基因里。

默默布局中国市场二十几年,三得利终于等到了无糖茶市场爆发的那天。但来到行业爆发期,三得利守株待兔式的经营方式却不适用了。

竞争升级其实意味着变化加剧,而这恰恰是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躺赢”没有出路。

从消费行业的底层运作逻辑分析,三得利的败退同样跟渠道、产品有关。

在日本,城市发达,仅东京和大坂这两个大都市就占据着全国将近一半的人口。城市里便利店又多。因此,三得利在日本只需要把711、罗森、全家这样的便利店才坑位占住了,销售就不会差。

但中国就不一样了。目前,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城市便利店业态较为发达外,其他区域便利店发育并不好。

尤其在下沉市场,饮料行业的渠道变得非常分散,就像无数毛细血管。品牌需要搭建深度的分销网络,才能触达最边缘的消费者。

这恰恰不是三得利擅长的。

在一线城市,三得利可能是个名牌;在下沉市场,消费者可能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过。

没有强大的渠道网络,自然难以打开庞大的市场。然而东方树叶就不一样,背靠农夫山泉庞大的销售网络,几乎可以将产品卖到中国市场的任何地方。

再说产品。

三得利虽然成功打造出了现象级单品三得利乌龙茶,但你会发现,除了这款产品,再难听到三得利其他产品的名字。问题不言而喻,产品线太单一。

虽然三得利给乌龙茶开发了无糖版、微糖版以及各种风味版,但其他类目的拓展一直比较缓慢。很多消费者对三得利产品的认知已经固化,把它等同于乌龙茶。

竞争不激烈时,三得利尚能靠它守住市场;一旦陷入红海,竞争对手纷纷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品,三得利乌龙茶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如若不改变,三得利乌龙茶的衰落只是时间问题。

近日,三得利迎来了一场人事变革。现任执行副总裁鸟井信宏即将接任总裁职位,成为十年来首位来自创始家族的掌舵者。其实多年来,身为创始家族成员,鸟井信宏并未得到三得利的特殊待遇。三得利也相对守住了拒绝家族人员担任企业掌舵人的红线。

如今,这条戒破了。

但鸟井信宏能否带领这家全球知名食品与酒类综合企业继续前行,尤其是重拾三得利在中国消费者中的品牌优势,尚不得而知,而GPLP犀牛财经则将持续保持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