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投研

作者|彭晨雨

编辑|孙一鸣

编者按:6月19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推出“科创板八条”,标志着科创板改革再次扬帆起航,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科创板八条”的发布,是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文件的延续,体现了强监管、防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监管理念。

时代投研深入解读“科创板八条”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对资本市场、科技创新企业以及投资者的深远影响。同时,我们也关注科创板改革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探讨IPO企业如何在新政策的指引下合规上市。

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下称“《科创板八条》”)。

在《科创板八条》中,对IPO企业而言,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鼓励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这两点尤为重要。

据“十四五”规划文件,硬科技是指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

时代商学院研究发现,截至2024年6月20日,处于排队的66家科创板IPO企业中,超三成排队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达不到8000万元(即证监会于4月30日发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的规定,下同)。

此外,有近三成的排队企业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旷视科技成为66家排队企业中的“亏损王”。

强化“硬科技”定位,严把入口关

《科创板八条》指出,要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严把入口关,坚决执行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与此同时,《科创板八条》还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根据行业特点支持部分优质未盈利的科创公司上市,提升制度的包容性。

需注意的是,“严把入口关,坚决执行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是对4月30日发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修订版(下称“新规”)的再度强调,明确未来将严格执行新规,促进申报企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此外,4月19日,证监会发布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下称“《科企16条》”),提出要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并要求完善识别机制。此次的《科创板八条》,无疑是对于《科企16条》的延伸与细化。

事实上,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并不意味着亏损企业不能登陆资本市场。

未盈利科技企业不等同于“差企业”,科技企业搞研发投入导致的亏损,与传统意义上经营不善、竞争力不强而陷入的亏损存在本质区别。

科创板的“第五套上市标准”本就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但2023年以来,随着新股上市节奏放缓、监管趋严,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完成上市的企业大幅减少。

在新股上市节奏放缓的大环境下,《科创板八条》的出台,对于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支强心剂。

此次,证监会关于“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重申,预示着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之门依然敞开,未来科创板将有更多各类创新型企业上市。

超三成排队企业研发费用低于新规

研发投入是科创属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IPO企业研发费用的高低直接体现其对于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

那么,在《科创板八条》突出“硬科技”特色的背景下,科创板IPO排队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如何呢?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20日,科创板共有66家排队企业。

科创板新规关于研发费用率及研发费用的要求是,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在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其中,新规“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由“累计在6000 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

从研发费用来看,66家排队企业最近三年研发费用总额的均值为2.18亿元,这一平均水平超过新规所规定的8000万元。

具体来看,有44家排队企业最近三年研发费用总额超过8000万元,达到新规要求,占比为66.66%;有22家企业最近三年研发费用总额低于8000万元,占比为33.33%。

其中,旷视科技、百奥赛图、屹唐股份研发费用位居前三名,最近三年研发费用总额分别为24.27亿元、15.34亿元、8.62亿元。

渔翁信息、龙图光罩、轩凯生物研发费用位列倒数前三名,最近三年研发费用总额分别为0.28亿元、0.30亿元、0.31亿元。

从研发费用率来看,66家排队企业最近三年研发费用率的均值为36.96%,超过新规所规定的“5%以上”。

具体来看,有62家排队企业最近三年研发费用率超过5%,达到新规要求,占比超过九成;有4家企业最近三年研发费用率低于5%,占比为6.06%。

需要注意的是,在4家最近三年研发费用率低于5%的企业中,共有3家最近三年研发费用总额超过8000万元,仍满足新规要求,而株洲科能最近三年研发费用总额未能超过8000万元,在研发费用、研发费用率两项指标中均不符合新规要求。

分行业来看,电子行业与医药生物行业排队企业数量位居前二名,分别有18家、15家,合计占据半壁江山,二者的研发费用均值、研发费用率均值同样也在各行业中名列前茅。

近三成排队企业亏损

“硬科技”行业的创业企业普遍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但同时也具备极高的成长价值和社会价值。

《科创板八条》指出,根据行业特点支持部分优质未盈利的科创公司上市,提升制度的包容性。

在科创板五套上市标准中,除了第一套上市标准对净利润有明确要求外,其他四套上市标准只对营收或市值有明确要求。

那么,目前科创板排队企业中有哪些已解决盈利难题?又有哪些仍深陷亏损泥淖?

具体来看,有19家企业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占比为28.79%,亏损均值为10.59亿元;有47家企业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为正,占比为71.21%,盈利均值为1.72亿元。

其中,旷视科技成为66家排队企业中的“亏损王”,最近三年净利润总和为-127.69亿元,远超其余排队企业,是唯一亏损超过百亿元的企业。

佳驰科技为66家排队企业中的“盈利王”,最近三年净利润总和为7.86亿元。

不难发现,科创板排队企业中,盈利企业数量不少,但也有约三成企业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亏损。

分行业来看,19家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亏损的企业中,占比最高的为医药生物行业,共有10家;电子行业次之,共有5家。

47家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盈利的企业中,占比最高的是电子行业,共有13家;机械设备行业次之,共有10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19家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亏损的企业中,除了12家企业采用第二、第三、第四套上市标准外,共有7家企业无主营业务收入,均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且全部为医药生物企业。

(全文2570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学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学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