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投研

作者|雷映

编辑|孙华秋

作为国内经营历史悠久的体外诊断企业,英科新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科新创”)的IPO之路并不顺畅。

据深交所官网显示,英科新创申请创业板IPO,并于2022年9月23日提交注册,截至目前尚未获批。

时代商学院发现,近年来,英科新创的经营业绩波动较大,2020年归母净利润一度同比下滑21.49%。此外,英科新创在2018—2023年上半年曾先后四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高达5.87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71.94%。

5月21日、28日,就注册尚未获批、大额现金分红等相关问题,时代商学院向英科新创证券事务部发函致电询问,截至发稿,该公司仍未作回复。

产品应用于传染病检测领域

第一轮问询函回复文件显示,1989年12月,英科新创的前身英科有限登记设立。成立初期,英科新创便开始进行POCT(即时诊断)产品及酶联免疫诊断技术平台的研究和开发,并于后续推出对应产品上市。

2000年前后,英科新创搭建了上游生物原料制备技术平台和荧光核酸检测技术平台。2005年前后,该公司搭建了生化诊断技术平台。2010年前后,该公司搭建了化学发光免疫诊断技术平台。

不难发现,经过30余年的积累和布局,英科新创构建了较为丰富的产品体系,并在行业内率先布局了原料自产业务。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抗原、抗体类活性原料自产率约为80%,可以更好地保证自身体外诊断产品的质量。

在下游应用领域的开发上,英科新创则集中于传染病检测领域。

招股书(2024年1月披露)显示,2020—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的POCT传染病系列产品、酶联免疫传染病系列产品的合计销售收入分别为4.12亿元、4.80亿元、4.77亿元、2.59亿元。

招股书显示,英科新创POCT传染病系列及酶联免疫传染病系列产品可检测的疾病种类涵盖甲肝、乙肝、丙肝、戊肝、艾滋、梅毒等。

需注意的是,在不少的同业企业中,实控人均为企业技术及研发的核心人物,但英科新创的实控人均非医学背景出身。

招股书显示,FRANK NONG WANG-LU、JOHN GONG LU、SEAN WANG-LU、MICHAEL WANG-LU 四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对英科新创实现共同控制,合计控制该公司98.41%的股份,为英科新创的实际控制人。

招股书还显示,该公司实控人四人均为美国国籍,且属于同一个家族。

其中,FRANK NONG WANG-LU、JOHN GONG LU两人为兄弟关系,分别于1958年、1964年出生,分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厦门大学音乐系。

SEAN WANG-LU、MICHAEL WANG-LU则均为FRANK NONG WANG-LU的儿子,两人均于1994年出生。其中,SEAN WANG-LU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专业,MICHAEL WANG-LU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和生物学专业。

此外,第一轮问询函的回复文件显示,FRANK NONG WANG-LU和JOHN GONG LU的母亲王凯华(已去世)曾任厦门大学抗癌研究中心主任。

业绩成长性存疑

作为体外诊断企业,英科新创的业绩波动较大。

招股书显示,2019—2023年上半年,英科新创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97亿元、5.32亿元、6.06亿元、7.81亿元、4.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0%、-10.88%、13.84%、28.88%、1.11%。

同期,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元、1.18亿元、1.18亿元、1.76亿元、9760.37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82%、-21.49%、0.54%、48.59%、-4.22%,除2021年、2022年外,其他各期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

从成长性来看,2019—2022年,英科新创的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仅为9.37%,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仅为5.47%,均不足10%。

不难发现,在新冠疫情发生次年(2020年),英科新创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2021年,该公司的营收规模与2019年较为接近,但归母净利润则较2019年下滑超20%。

不过,2022年,英科新创接受亚辉龙(688575.SH)的委托,加工生产定制化新冠抗原板业务,实现了1.06亿元的销售收入。受新冠抗原板业务收入增长驱动,该公司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28.8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8.59%。

英科新创在招股书中表示,2022年,剔除亚辉龙相关业务,公司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1.68%。

然而,2023年上半年,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控制,该公司的定制化抗原板业务收入为0元。同期,该公司的营收仅同比增长1.11%,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4.22%。

招股书显示,2023年,英科新创预测实现营业收入7.03亿~8.43亿元,同比变动-10.05%~7.93%;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亿~1.81亿元,同比变动-12.72%~3.11%。

截至目前,英科新创尚未发布经审计的2023年财务数据。不过,从上述业绩报告看,该公司2023年存在业绩下滑风险。

报告期内累计现金分红5.87亿元

除了业绩成长性存疑,英科新创的大额现金分红亦引人关注。

招股书显示,2018—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现金分红分别为3.51亿元、0元、3500万元、4537.61万元、0元、1.56亿元。

不难发现,2018—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5.87亿元,而同期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总额为8.16亿元,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归母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71.94%。

由于2018—2023年上半年属于招股书报告期内,英科新创上述高比例分红的情况亦备受关注。

本次IPO,英科新创拟募资11.11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然而,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该公司的总资产仅为8.08亿元。

对比可见,英科新创的拟募资总额远超该公司的总资产。

(全文1966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学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学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