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孟祥娜

编辑 | 胡芳洁

美编 | 李雨霏

审核 | 颂文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热,用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这句广告语曾经响彻大江南北,葵花药业也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品牌。

经过多年发展,除小葵花儿童药外,“葵花”品牌已经拓展至成人药领域,覆盖消化系统、呼吸感冒系统等领域。

但光鲜背后,也有阴影。过去五年,葵花药业管理层发生了重大变动。2018年底,葵花药业创始人关彦斌因“杀妻案”锒铛入狱,自此葵花药业由他与前妻的两个女儿掌舵。

2023年,姐妹俩带领葵花药业创下了业绩新高。在财报中,葵花药业提及,2024年是公司“六五规划”开局元年,力争六五期末(2028年),公司销售规模突破百亿大关。

但百亿目标,仍存诸多压力。2024年第一季度,葵花药业交出了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未来发展中,葵花药业还存哪些隐忧?作为家族企业,葵花药业是否找到了自己特有的发展道路?

1、走出至暗时刻

过去五年,关氏姐妹带领葵花药业走出了至暗时刻。

葵花药业前身是成立于1966年的黑龙江省五常制药厂,其自主研制的葵花牌护肝片,曾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奖。

1993年后药厂便步入了“下坡路”,甚至曾濒临破产。彼时恰逢国企改制大潮,1998年,44岁的关彦斌与其他40多位自然人股东购买了该药厂,改制成民企,并起名“葵花药业”。

靠着护肝片、胃康灵胶囊、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这三个品种起家,关彦斌执掌的20年间,葵花药业从一个破落小厂变成集药品制造、营销、科研于一体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的广告语更让葵花药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图 / 葵花药业官微)

2014年12月底,葵花药业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一时间风头无两。但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12月底,64岁的关彦斌因“杀妻案”被检方批准逮捕。2020年,关彦斌二审宣判,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今年,已经70岁的关彦斌还在狱中。

随着关彦斌锒铛入狱,关彦斌与前妻的两个女儿开始走向台前。两姐妹接手后,葵花药业的发展并不算一帆风顺。

2019年,葵花药业营收43.7亿元,同比下滑2.24%,到了2020年,公司业绩再次下滑,营收34.6亿元,同比下滑21%。

直到2021年,公司业绩才实现正向增长,营收44.6亿元,同比增长29%,但仍较2018年减少了1100万元。2022年、2023年,葵花药业营收突破50亿元大关,尤其是2023年,营收57亿元,同比增长12%。

近五年,公司的净利润保持了逐年增长的态势,公司归母净利润由2019年的5.6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19亿元,四年间几近翻倍。

新管理层上任后,儿童药战略作为公司第一战略在财报中被数次提及。公司的发展也得益于儿童药战略的成功实施。

目前,儿童药方面,呼吸系统用药为其第一曲线。2023年,“小葵花”儿童药上市产品超60个,其中,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片等销售额超千万品种近30个,产品布局已基本实现儿童呼吸系统、胃肠消化系统、免疫补益系统等常见病。

新的五年,公司又提出了新的目标。

财报中,葵花药业表示,2024年,是公司“六五规划”开局元年,力争六五期末(2028年),公司销售规模突破百亿大关。

但目前来看,公司现阶段营收规模在50亿元左右,要想在五年内翻倍,压力依然很大。

2、一季度业绩下滑,存货大涨

2024年一季度,葵花药业交出了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报告期内,公司营收15.18亿元,同比下滑14%。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滑37%。

具体来看,这与过去两年一季度用药需求高企、2024年同期需求回落有一定关系。

2022年下半年,新冠疫情阶段性爆发,公司核心单品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相继被纳入各地新冠用药指南,抬高了公司业绩。

2023年初,流感、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带动公司OTC(非处方药)呼吸类常用药、补益用药的销量增长。

今年一季度,业务回归正常,销量自然随之下滑。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中药材涨价也给公司净利润下滑添了一把“火”。公司表示,2023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受到中药原材料涨价影响,给公司原材料成本带来了一定的上行压力。

营收下滑,中药材涨价的情况下,2024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滑37%。

公司存货也有了明显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存货9.1亿元,同比增长64%,为历年新高。库存的增加,将会对公司的运营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实际上,葵花药业的业绩下滑早有迹象。2023年,公司的合同负债为2.97亿元,同比减少46%。合同负债是基于合同义务的存在而确认的负债,其数额大幅减少,可能意味着公司新增订单数量的减少。

对于公司业绩的下滑,公司归咎于行业大环境的原因,但同期,华润三九、济川药业等企业则保持了正向增长。

2024年第一季度,华润三九营收同比增长15%至73亿元。公司表示,春季、秋冬感冒发病率、流感发病率有所提升,感冒药需求增长,因而999感冒灵品牌在一季度增长较好,并拉动了公司的整体业绩。

济川药业一季度营收24.03亿元,同比增长0.6%;归母净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25%。据悉,济川药业的产品线主要围绕儿科、呼吸等领域,其主要的产品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可比企业仍保持业绩向上的态势,葵花药业为何落伍了?

3、研发费用率不及同行,核心品类竞争加剧

众所周知,研发创新能力对医药企业至关重要。研发费用率是衡量医药企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它反映了企业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强度和创新能力。

近五年,葵花药业的研发费用在1亿元左右,研发费用率维持在3%左右。同花顺数据显示,2023年,73家中药企业中,葵花药业的研发费用率仅为2.3%,在同行企业中排名第53位,处于尾部位置。

2023年,公司的研发人员共有447人。其中,博士仅1人,硕士共有30人,占比仅为7%。同时期,华润三九研发人员共778人,硕士、博士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占比45%。从研发人员数量及高学历构成上来看,均优于葵花药业。

(图 / 葵花药业2023年财报)

新品研发方面,2023年财报中,葵花药业提到,聚乙二醇3350散、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及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4个品种提交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并获得受理通知书。但可以看到,这些产品主要是已上市的成熟药品,市面上的竞品非常多。

近几年,虽然小葵花儿童药在行业内知名度较高,但同样面临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比如,在儿童感冒药领域,哈药股份布局的产品为三精双黄连口服液,华润三九为999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仁和药业则布局了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在止咳领域,亚宝药业布局的产品为小儿止咳化痰颗粒,仁和药业为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白云山为小儿止咳糖浆等。除此之外,人口出生率降低也会对葵花药业造成潜在影响。

诚然,葵花药业成人药也覆盖了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妇科、补益等领域,护肝片也在2023年发货金额首次突破10亿规模。但公司在儿童药等核心业务领域仍需要开发新的独家产品,来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实控人深陷囹圄,股权分配存不确定性

葵花药业能否在六五期末完成百亿营收规划还是未知。但现阶段,投资者关心的是,年过70的关彦斌,会将公司的实控权交给谁?子女在公司实权上会获得怎样的分配?

据「界面新闻·子弹财经」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2023年,关彦斌已经减持超3000万股,合计减持套现5.14亿元。

不过,虽然经历了多次减持,葵花药业的股权仍牢牢掌握在关彦斌手里。2023年财报显示,关彦斌及一致行动人葵花集团、金葵投资合计持有公司55.55%股权,关彦斌仍为公司实控人。

(图 / 葵花药业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关彦斌将其持有的葵花集团10%股权赠与两个女儿关玉秀、关一,两人各获得5%股权。根据2023年财报,董事、总经理关一直接持有公司400万股,董事长关玉秀并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由此可以看出,关氏姐妹持股比例较少,关彦斌会如何分配公司股权,也将会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稳定性。关彦斌共有五个孩子,这也给股权分配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

未来,年事已高的关彦斌会如何交接股权?葵花药业能否实现百亿营收目标?「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将长期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