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均跌超1%,恒指失守19000点。港股通高股息(HKD)低开下行,跌近1%。

成分股中,东方海外国际、兖矿能源涨超1%,建发国际集团、中国联通、海丰国际、中国海洋石油微涨,其余24只成分股悉数回调。银行股交投活跃,受南向资金热捧,建设银行成交额已超11亿元,南向资金5月20日净买入1.01亿股,占当日成交量比例为24.01%;中国银行成交额超8亿元,南向资金5月20日净买入2.75亿股,占当日成交量比例为52.52%;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成交额及南向资金净买入亦高涨!

热门ETF方面,同类首只“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通红利30ETF(513820)今日延续回调,截至发稿时间,已跌0.85%,成交额超1800万元,换手率近8%。

与市场其他港股红利类产品不同,港股通红利30ETF(513820)明确提出了“每月评估分红”,成为全市场第一只每年可能至多分红12次的港股红利类ETF!港股通高股息LOF(501305;501306)亦可场外7*24申赎。

此外,港股通红利30ETF(513820)标的指数(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近60日及今年以来涨幅高居主流红利指数第一,指数纯粹聚焦高股息策略的优势尽显无疑。

对比港股宽基指数,港股通红利30ETF(513820)标的指数(港股通高股息指数)凭借年内超20%的收益率,表现同样领先与恒生指数(10.60%)和恒生科技指数(3.79%);在不确定性的市场行情下寻求高防御资产的投资者,不妨关注港股通红利30ETF(513820)。(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5.23盘中)

消息面上,近期共有13家上市银行发布中期分红计划,积极践行“国九条”新规,落实一年多次分红。其中,国有大行分红比例维持30%以上,2020年以来保持稳中微升的趋势,六大行平均分红比例由30%左右提升至32%,以2024年5月20日盘价静态测算,2023年分红对应的股息率在5.3%-5.6%区间。

【政策发力,港股红利投资价值凸显】

天风证券表示相较A股,港股红利资产在股息率及股息率溢价均具有较高性价比。对于两地上市的股票,大部分港股税后股息率较A股具有优势。市值较高、流动性较好、股息率较高的港股多集中在“中特估”相关板块的金融业、地产建筑业及能源业。

【红利板块拥拥挤度低于热门板块,“渗透率”还有提升空间】

开源证券研究所指出,红利板块平台大V关注度低于食品饮料医药等热门行业。通过比较红利、食品饮料、医药等板块在不同阶段被平台大V加入自选股的比例情况,发现截至20240425红利板块关注比例为4.1%,低于食品饮料板块(7.1%)和医药板块(6.9%),表明当前红利板块的拥挤度低于热门板块,“渗透率”还有提升空间。

【布局红利资产,同类首只“月月评估分红”的港股通红利30ETF(513820)值得关注】

港股通红利30ETF(513280)跟踪港股通高股息(930914),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如下。

来源:中证指数

银行、交通运输、石油石化为权重最高的3个申万一级行业,合计权重53.8%。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港股通高股息指数(HKD)成分股中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家数占比位列前三,权重方面银行、交通运输、石油石化为前三行业,前十大成分股多分布于交通运输、石油石化、银行、煤炭等低估值稳定类板块。

来自:中信建投证券

综合来看,港股通红利30ETF(513820)特点鲜明:

1、超高股息率、红利支付率:标的指数股息率同类领先,2023年股息率超9%,居所有主流港股红利类指数前列。除了股息率外,从年度红利支付率上看,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的加权平均红利支付率超60%,明显高于其他同类指数。

2、高频分红:全市场首只“每月分红评估”的港股红利类ETF,一年可最多分红12次。

3、行业平衡、成份股聚焦:行业分布均衡,成份股30只,聚焦优质高股息龙头。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4月30日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及/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中证对于标的指数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特殊目的的适用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不因标的指数的任何延迟、缺失或错误对任何人承担责任(无论是否存在过失)。中证对于跟踪标的指数的产品不作任何担保、背书、销售或推广,中证不承担与此相关的任何责任。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