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急需一场彻底的回归。

1

院士被暴打

拳打脚踢、狂扇耳光、生猛锁喉、穷追不舍……

小便失禁、腰椎滑脱、多根肋骨骨折、全身多发性软组织损伤……

你很难想象,如此暴力的场景,发生在一群“老年人”之间。被伤者,一个55岁,一个85岁。

这是一场单方面的施暴。更让人惊讶的是,无论是打人者还是被打者,都是非常有身份的人。

打人者名叫张陶,是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公开资料显示,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120亿元人民币,管理资金规模达到2240亿元。

而这场暴力事件的受伤者,一个叫吴美蓉,今年85岁,是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她还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冯·卡门奖”的女科学家。

另一个叫王晋年,今年55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长期从事航空航天遥感技术与应用工作,是我国高光谱遥感技术与应用领域早期开拓者之一。2016年,他入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IAA主席团成员。

两位伤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的主席团成员。

尽管IAA是一个非政府性的国际学术组织,但从两位院士的履历来看,他们无疑都属于顶级科学家。

一个千亿规模企业的老总,为何会对两位年迈的科学家下如此重手?

从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和其他公开资料中,我找到了一个答案:

在一次会面时,张陶提出要申请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但王晋年感觉张陶评选IAA还不够资格与条件,说了解之后再说。

这个答案还有更多的细节。

为了申报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张陶托人邀请吴美蓉到公司访问,吴美蓉提出同时邀请主席团成员王晋年院士参加。

原本宾客尽欢的场面,因王晋年的拒绝被打破,张陶恼羞成怒:

“(航天投资控股公司)十年从八千万到现在上千亿。王晋年你混的这么差,这么缺钱,你王晋年跟着我,让我投资才会好。”

没想到王晋年院士也是个硬骨头:

“你有钱是你有钱,我穷归我穷,你有钱你给中国航天的梦想做了什么贡献?我没钱我做的是实现我们航天梦想的事。”

冲突就此激化,在后来的电梯旁,张陶对王晋年展开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殴打,吴美蓉也在其中被误伤。

如此恶劣的事件,刚在网上发酵,就引起了极大的愤慨。有意思的是,网上流传着一份抬头显示为“情况说明”、落款为“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文件。

但很明显,官方在后续给出的回复似乎并不认可这里头的说法。如今,施暴者张陶已经暂停履职、配合调查。

但无论是两位受害院士,还是科研界,心里都已经留下阴影。

2

2万清华毕业生留在硅谷?

人们在为院士被打而感到心痛和愤慨之时,另一个视频又掀起了波澜。

这个视频并不新鲜,很早就有了。但金灿荣教授的话再一次刺痛了无数人:

从1978年到2015年,光硅谷就吸纳了近2万名中国清华大学的毕业生。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做个对比,2020年,清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是3081人,加上硕士生和博士生,能达到近7000人。

换句话说,仅美国硅谷一个地方,就吸收了清华整整三年的培养成果。

看到这一点,无数人感到心痛,中国最顶尖的学府,花费大量资源培养出来的精英,就这样跑到大洋彼岸“点亮灯塔”?

有人甚至调侃,清华北大已经成为了“美国人才的培养基地”。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查完数据后,我得到了一个更为靠近真实的答案。

科学网曾做过一个统计,他们对2015~2019年清北毕业生的去向进行了盘点,发现了几个特征:

第一,清北毕业生出国(境)深造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比例均为16%左右,5年来十分稳定。

这个比例,比网上传言的要低一点。

第二,在国家分布上,清北毕业生出国(境)深造首选国家(地区)均为美国,占出国(境)深造总人数的百分比均为70%左右。其次是英国。

第三,出国的清北毕业生中,基本上都去了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

以2019年为例,清华大学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分别有69.0%的本科生、49.6%的硕士生、52.8%的博士生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

北京大学分别有67.24%的本科生、45.30%的硕士生、48.72%的博士生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

梳理完这些数据,不难得出的结论是:

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清北学子大部分(80%以上)还是留在了国内。

值得一提的是,留在国内的清北学子中,去得最多的不是外企,不是国企,也不是公务部门,而是华为。

数据显示,2015-2019年,清华北大共有1248名毕业生加入华为,分别为705人、543人。

另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出国的比例不算高,那这些出去的精英,回国的比例高吗?

这一点,目前来看恐怕是让人失望的。《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统计显示,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留在国外发展的高达72%。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国外滞留率平均达到87%。

统计数据的那一年,在清华大学统计的留学生归国人数中,以美国为例,毕业后回国就业的仅占总人数的19%,剩下的留学生全都留在了美国发展。

顶尖精英的流失,依然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3

人才回归潮正在涌动

精英们愿意留在美国,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2017年,在提名中科院院士落选后,“中国科学之星”颜宁选择回到普林斯顿大学任职终身生物学系讲席教授,2年之后,颜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颜宁之后,中国学术界也开始反思,一个科研水平如此扎实的大佬,为何在回国数年之后,再次选择了走出国门?

如果撇开情怀,之所以能虹吸全球人才,美国确实有它的独特优势。

例如优质的科研平台。仅硅谷一地,就聚集着上百万世界顶尖科研人才,许多优秀的大学、企业等都环绕于此,科研氛围十分浓厚。

在这样的环境下,留下来的科研人员,基本上都能拿到丰厚的收入。2018年,美国湾区程序员以平均年收入14.2万美金,毫无悬念斩获世界第一。

除此之外,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也是科研人才愿意留在美国的原因。用科研成果说话,而不是“论资排辈”,能让他们更专注于研究。

这些,都是我们急需补足的短板。

与此同时,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的科研环境确实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2021年7月1日,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国际生命科学领域顶尖学者、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终身正教授帅克已全职加盟该院。

帅克在学术界可是大名鼎鼎。他是著名的JAK-STAT 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发现人、PIAS(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家族蛋白的发现者、全球细胞信号传导以及新型药物研发领域的顶级学者。

这不是个例。从去年开始,国内各高校就不断传出顶尖学者放弃国外教职重磅加盟的消息,科学网还进行了专门的梳理——

2020年3月,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鲍惠铭宣布已提交辞职信,并将于2021年8月底正式成为南京大学全职教授。

2020年9月24日,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者、前UCLA 教授朱松纯受聘担任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2020年10月,JNK通路的发现者、全球细胞信号转导研究领域顶级学者、芝加哥大学Ben May 癌症生物学系正教授林安宁(Anning Lin)全职加盟南京大学,受聘为新组建的现代生物研究院院长。

2021年6月1日,85后耶鲁正教授刘一峰正式加盟浙大,他将成为该校数学高等研究院的第四位永久成员。

2021年6月21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姜汉卿及其团队正式加盟西湖大学工学院。

不止是中国人,就连外国人也来了。2021年6月25日,清华大学举行菲尔兹奖获得者考切尔·比尔卡尔教授聘任仪式。比尔卡尔加盟清华后将于求真书院任教,并参与推动“丘成桐数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一众顶尖学术大佬回归的背后,是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和不断改善的科研环境。早在2016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就达到了1.57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

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1978—2015年,404.21万出国留学人员中,有221.86万人选择学成回国,这个数字占已完成学业学生群体的79.87%。

时至今日,这个数字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这场海外人才回归潮,还在继续。

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像美国一样“聚全球英才而用之”。

4

尾声

前些年,留学潮大热的时候,有一个观点非常流行——

“每一位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几乎都得到社会的隆重关爱。但毕业十年后,他们能创造出辉煌成绩的就很少了。三成以上的毕业生去了欧美深造,九成以上就留在美国,为美国服务了。”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词也差不多是在那时候诞生的,这群中国最顶级的精英,成了人们口中“忘恩负义”的代表。

幸好,有一小撮人开始打破这个观念。

2018年7月1日,谢晓亮“弃美回国”,轰动世界。

谢晓亮的回归,令国人备受鼓舞。他是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他还是美国最重量奖项——“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首位华人获奖者,他被称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

正是这样一个牛人,放弃了一切,冲破重重阻力,全职回到中国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施一公、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段路明……

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他们的回国,带动了这一波华人科学家的“回流潮”。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科研界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暴打院士之人应当得到惩罚,“非升即走”困境亟待破解,“5200元月薪找一个专业博士”不应当成为常态,科研人员的福利应当提升……

相比于引进海归,中国科研界的这场变革和初心的回归,更加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