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天的一篇文章中国的人口太多了吗?别被忽悠了!中,曾粗略的提到一个观点:人口红利这个词背后隐含着尖锐的矛盾。

一直以来,人口红利都被包装地非常美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业活力,仿佛是一切和生产能够挂上边的红利。

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人口红利给国家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是社会内卷化的根源之一。

毕竟,人口红利这个词,只是被美化后的名词,它原本的样貌叫廉价劳动力。

01
什么是人口红利?

要分析人口红利的阶级矛盾,首先得明确什么叫人口红利。

所谓的人口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简而言之,是一个国家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和需要抚养的未成年人口,二者的比例都非常低,且人口规模足够大,劳动力足够多。这就为经济机器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02
谁的红利?

十多年前,当许多人谈起人口红利,扬扬得意的时候,很少会有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觉得这就是我们崛起的原因,后发优势加人口红利。部分人踩着改革开放的大车,顺利进入快速通道。

一直到人口红利开始走到尽头,各个工厂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候,才开始感觉有一些不对劲,是哪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会一面是工厂喊着招工难,招来了很多工人,还没变成熟练工,就又跑了。一面又是一群年轻人抱怨找不到工作。

最后细究起来发现,哦,原来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他们不再愿意像他们父辈一样,忍受工厂的一泡污恶劣环境,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就休息一天,领着还不算高的工资。

最后,纷纷下结论说,这届“后浪”不行,人口红利走到头了。

其实,都没有考虑到是现在阶级之间矛盾激化所导致的,“红利”们不愿再当红利了。

人口红利说白了就是劳动者收入极低,在“两头窄,中间宽”的人口结构中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

“你不干,多得是人干”,资本方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在资本方和部分经济学家看来,劳动者不能算作“人”,只能叫“人力资源”,跟土地、厂房、机器、资源一样都是生产要素,而且还是地位最低的生产要素。

企业遇到经营困难,第一反应就是裁员,而不是卖机器、厂房和原材料。

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对于常人来说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而红利就是(一部分人)不耕耘就能获得的东西。

所以,人口红利对人口本身而言是不利的,绝大多数人是一小部分人的红利。谁使用红利,谁就能享受到红利。但这种红利对于红利本身来说是负担。因为,人越多越内卷,竞争越激烈,人口本身就越不值钱。

如果还一味延用过去几十年靠人口红利来发展经济的模式,会发现越来越行不通了,人口会越来越少,红利会慢慢消失。

03

红利是要还的

人口红利是借贷,就像所有借款一样,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其还有还款之日。

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所谓的人口红利,说起来本质上是人口借贷,人力在18岁之前,是一种需要被不断投资、反复经营的极其宝贵社会资源,此后大约63岁之前能够产生丰厚的社会收益。

但到了63岁后,人口红利将因为老化不可避免地变成人口负担——此时的人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社会效益,反而需要长期不断的社会扶助。

这就是人口红利的微妙之处,在18-63岁之前,人口是社会红利,在63岁之后,人口是社会负担。这种属性决定了,人口红利的量级越大,其所延伸的人口借贷——即63岁后的人口负担将越大——除非最大可能地对人力进行可持续性利用,在尽可能地使用人力资源的同时确保其繁衍增殖空间。

简而言之,就是人口快速老龄化,曾经占人口大比例的劳动力,会逐渐衰老。等到这批人老去,社会的抚养任务担子就重了。

同时,人口红利还有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无可避免地会走向财富分化,社会的贫富差距会空前拉大。

在劳动力价格十分低廉的背景下,普通人是挣不到什么钱的,微薄的薪水还得流向消费端。因为,商品不能只被生产,不被消费。但作为红利的使用方,便能快速积累资本,其财富增值速度远超普通人。

在短时间内积累起巨额财富,怎么花,怎么配置就成了问题。

从一般经验来看,这些钱都会以投资热钱的形式流向资产端。所以,中国经济的腾飞也伴随着楼市与股市的泡沫。

资产端的泡沫被吹起,拉大的是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财富差距。有产者的资产回报率远远高于无产者的劳动回报率。辛苦干十年,不如人家炒一套房,而普通人就算拥有住房,也难以在资产泡沫中享受财富增值。

大多人只有一套房用以自住,无法将资产变现成更多财富,实现滚雪球式的利滚利。

高企的房价会推高新生代“红利”们的生活成本,房价和房租的关系成正比,且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结婚生子都离不开房子,使得房价成为计划生育中最好的“避孕药”。

在“你不干,多得是人干”的就业市场上,新生代红利是没有多少议价能力的,007,996工作制成为常态。起早摸黑,通宵达旦,仅仅是为了让自己不被淘汰。

年轻人在巨大压力下变得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慢慢地,这个社会将会成为低欲望的社会。失去希望,断绝后代,将成为常态。

综上,原本庞大的人口红利会在时间的变迁中逐渐成为人口负担。同时,人口红利的泛滥会造成财富分化,资本方将钱引入资产端,吹高资产泡沫,进一步降低人们生活质量和生育意愿。没有足够的新生人口,红利这一套就玩不下去了。

最终,原本推动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变成全社会要为之买单的“人口负债”,在财富分化下不断激化阶级矛盾。

04
人才红利?

红利=韭菜多。工人红利,大学生红利,工程师红利等无不如此。

最早的红利是工人红利,大量工资不高的工人搞生产使得商品的生产成本很低,所以我们能够以很便宜的价格享受各种基建,工业品和消费品。

工人得到了低廉的工资,我们收获了廉价的商品,老板得到了丰厚的利润,“三赢”。

人口红利这个名词即将成为过去式,接下来要到来的是“人才红利”。

随着人口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很多工人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工程师的水准。根据最新发布的七普数据,中国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不断提升,每10万人有大学生15467人,“人才红利”的概念被重视起来。

现在我们想复制以前的“成功”,利用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红利“、”工程师红利“,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中国的产业升级,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

理想是好的。但要知道这个红利是属于谁的红利?红利带来的好处绝大部分是属于资本的,阶级矛盾的激化恐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力的提高,被称为“人才红利”的人升职加薪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

相比以前,对于人口红利来说,想维持或提高现有生活水平就需要付出更多劳动,还需要学习更多的技能,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与其他人区别开。

以前本科生值钱,但高等教育的普及,可能硕士毕业也才刚刚够着门槛。这无疑是新一波的内卷到来,以前拼年龄,拼精力,现在是拼学历。

为什么“鸡娃”越来越多?甚至学前就开始学编程,学外语,要达到多少阅读量,要掌握多少词汇量。这是标志着“人才红利”全面到来,由此引发的教育军备竞赛开始成为社会主流。
那如此努力下,“鸡娃”们真的能脱颖而出,登顶卷王之王,最后成为人生赢家吗?

从各类早教班、培训机构、贵族学校,卖早教课的小丽,卖编程课的小王,甚至卖少儿险的小李,都会找上门来,而且等着你的还有学区房的重压。

资本家们坐在家里哭着数钱,“求求你们别卷了,点钞机都烧坏几台了”。

将要成为“红利”的未来人才们,在内卷中不断消耗为数不多的资本,但资本却在一次次泡沫和收割中一飞冲天。

最终,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学成出入社会,发现原来和你差不多学历的一提一大把,用尽全身力气原来只是达成了很多年前的人的普通成就罢了。

所谓的人才,也最终在“人才红利”中被打上廉价的标签,你学习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资本淘汰你的速度。

但这一切都是资本的错吗?人家只是顺势而为罢了。只是时代的潮流,历来就要牺牲一批人来完成跨越。

正如之前有人说道: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