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被曝IPO后,喜马拉雅终于在五一小长假中迈出了上市的步伐。

1.46亿的庞大用户,让喜马拉雅看起来威风无比,不过困局依旧存在。

营收单一,上升空间不明,还有巨额的亏损,都是摆在喜马拉雅面前的难题。

喜马拉雅早先讲述的“耳朵经济”尚未过时,但“钱景”并不乐观。同行荔枝FM从上市起便不被看好,一年市值腰斩,现在仅剩3亿美元。

如何破解“紧箍咒”,拿到直达盈利终点的“通关秘籍”,是喜马拉雅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年亏损21亿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几乎改写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轨迹,包括音频行业。

2012年,首批移动音频掘金者诞生,其中就有喜马拉雅。

对于它的创始人余建军来说,音频是门成本低,操作难度小的好生意,于是他一头扎进音频市场,开始了自己的第N次创业之旅。

时隔9年,“耳朵经济”越来越火,喜马拉雅也终于敲开IPO的大门,但余建军所面对的问题却不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赚钱”。

据喜马拉雅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0年间,喜马拉雅的营收为14.8亿元、26.8亿元和40.5亿元,净亏损为7.74亿元、7.73亿元和6.05亿元,累计亏损达21亿元。

这也意味着,平台至今尚未实现盈利,仍处于亏损状态。

亏损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获得收入的成本太高,二是营销费用居高不下。

收入成本包括购买内容版权,以及收入分成。这部分开销常年占据喜马拉雅总支出的一半以上。以2020年为例,营收40.5亿元中,光收入成本就有20亿。

另一方面,营销费用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仅2020年,便达到16.8亿元,比上一年度高28.6%。

收不抵支,可谓是喜马拉雅的真实写照。

难变现的“声意”

事实上,变现难,已经成为音频“声意”难以言说的痛。

近几年,音频市场发展速度几乎可以媲美短视频,市场规模扩增明显。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音频市场规模为175.8亿元,同比增长55.1%。

不仅如此,在线音频的渗透率远未达到饱和,仅为16%,比起长视频的74%、在线音乐的57%,发展空间很大。

喜马拉雅作为音频市场的头部企业,坐拥1.46亿用户,月活也达到2.5亿,不可谓不强大。

所以如果喜马拉雅都难以盈利,其他企业就更难了。

荔枝FM虽然摘得“在线音频第一股”桂冠,但在2017年到2019年中,累计亏损达到3.2亿。更别说荔枝的收入中,大部分来自于直播和打赏。

比起荔枝,喜马拉雅的营收更健康,同样付出的代价也更高。

内容市场上,“羊毛出在狗身上”的付费模式已经得到验证,喜马拉雅必须花费更多的营销成本维持知名度,以获得广告主的青睐。

同理,喜马拉雅若要削减开支,必定会影响用户增长,由此产生的多米诺骨效应,也是其不能承受的痛苦。

靠什么讲新故事?

“声意”难做,喜马拉雅必须寻求新故事支撑。这一次,余建军把目光放在了IoT。

利用智能设备拓宽商业化渠道,并且获得更多用户,这是余建军制定的解决方案。

于是自2017年开始,喜马拉雅便着手布局相关产业,先推出“小雅”AI智能音箱,后又加大对汽车、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等的投入。

据官方透露,目前已有60多家车企植入喜马拉雅内容。

喜马拉雅很努力,但努力不一定有结果。

今年一季度的《中国智能音箱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中,阿里、百度、小米牢牢占据前三甲位置,并瓜分了90%以上的智能音箱市场份额,小雅榜上无名。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大品牌无论从硬件,还是服务,都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模式,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些是喜马拉雅等“后来者”无法比拟的。

至于在车联网领域,更有华为、百度等一大批科技厂商抢食,喜马拉雅的优势并不明显。

道阻且长,喜马拉雅能否攀上另一个“高峰”,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