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媒体发布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排行榜(以截至2019年末总资产排名)显示,中国最大的五大城商行分别是北京银行(27370.40亿元)、上海银行(22370.82亿元)、江苏银行(20650.58亿元)、南京银行(13434.35亿元)、宁波银行(13177.17亿元)。

  截至发稿前,宁波银行(已披露2021年一季度报告)、上海银行相继披露2020年年度报告,但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暂未披露。开甲财经注意到,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公布2019年年报的时间为4月28日和4月30日,江苏银行公布2019年年报时间为6月14日。

  根据上海银行、宁波银行披露的财务数据,2020年上海银行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方面均高于宁波银行,但宁波银行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上海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方面宁波银行也更具优势。总结起来就是,上海银行的业务体量和规模更大,但宁波银行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更高。

  

  进一步对比发现,上海银行公司贷款和垫款、个人贷款和垫款规模均高出宁波银行一大截,但在个人贷款和垫款业务上,宁波银行只有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不及上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信用卡业务均超过上海银行。

  注:宁波银行虽未在个人贷款和垫款中单独将信用卡业务列出,但在2020年年度中披露,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发卡总量 291.68 万张,较上年末增长 31.84%;垫款余额 504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9.75%;不良率为 0.97%,整体资产质量平稳。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银行成立于1995年12月,而宁波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从成立时间来看,上海银行具有先发优势。另外,上海银行和宁波银行分别立足上海和宁波,但两城市GDP总量相差巨大。例如,2020年上海GDP达3.87万亿,同比增长1.7%;而宁波GDP只有1.24万亿,同比增长3.3%。

  正因为上海的GDP总量是宁波的3.1倍,造成两家银行在公司贷款和垫款、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方面的巨大差距。上海银行的公司贷款和垫款(6646.50亿)是宁波银行(3698.81亿)的1.8倍;上海银行个人住房贷款(1238.66亿)是宁波银行(232.62亿)的5.3倍。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前,宁波银行身为原告的裁判文书共4831篇,身为原告的涉案金额高达3.72亿元。而上海银行身为原告的裁判文书只有50篇,身为原告的涉案金额高达4.81亿元。从身为原告的裁判文书数量和身为原告的涉案金额不难发现,宁波银行的逾期贷款主要个人贷款,而上海银行的逾期贷款主要为企业贷款。

  探长读财注意到,宁波银行旗下共有4款个人贷款产品,分别为、“云按揭”,以及“线上路路通”。

  4月27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杨毅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显示,2020年6月13日,被告向原告申请发放贷款,原告如约向被告发放了贷款本金共计4000元,并约定借款利率为年利率21%,逾期利率为年利率24 %。

  同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柳家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显示,2020年11月15日至2020年11月17日,被告5次向原告申请发放贷款,原告如约向被告发放了5笔贷款,本金共计8000元,并约定借款利率均为年利率22%,逾期利率均为年利率33%。

  据自媒体“第一消费金融”报道,宁波银行在银联旗下“云闪付APP”申请借款,放款机构为宁波银行,贷款年利率高达36%。根据报道,这笔贷款之所以年利率高达36%,主要因为XX保险的保费借款人的贷款成本。

  与宁波银行的两款面向个人的现金分期(白领通、直接贷)产品相比,上海银行只有一款面向个人消费类的贷款(信义贷)产品。根据产品介绍,信义贷只面向从业2年以上的的正式在编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500强企业员工,金融机构员工及优势行业员工等。

  不难发现,宁波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更为激进,而上海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相对保守。正因如此,宁波银行在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以及信用卡业务均超过上海银行。这也意味着,如果抛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宁波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强于上海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