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二次上市登陆港股,为什么投资机构独钟情于它?

文/KimiMa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二次上市的风潮席卷港股,这次的接力棒交到了B站的手上。

3月18日,B站回港二次上市正式开启招股,首日认购火爆。截至18日下午7点,公开招股部分暂录185.6亿港元保证金,认购倍数为25.05倍,超额认购24.05倍。

认购前,港股许多投资机构对B站此次招股持乐观态度,多位大型机构投资人直言,B站是这一波回港潮中难得的好项目。

尽管赴美上市仅三年有余,B站始终被多方投资机构持续“看好”。三年时间里,B站的股价从最初的发行价11.50美元到最新收盘价113.31美元,股价翻了10倍。仅2020年一年,市值就翻了四倍,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

上市的三年,也正是B站积极转型、不断扩张的三年。根据最新披露的年报,2020年B站营收达到119.99亿元,同比增长77.03%。第四季度月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同比增长55%,用户数量持续高速增长。从2020年财报来看,B站正处于高速成长的上升期。

即便在营收和MAU上成绩不凡,B站常年的净亏损也不可忽视。就披露数据来看,2018年~2020年的亏损净额分别为5.65亿元、13.04亿元、30.54亿元。但尽管如此,亏损丝毫不影响投资机构对B站招股“加码”,大多数投资机构对B站仍持乐观态度,看好其高增长和独特的产品优势,认为其未来潜力无穷。

一、"起飞"的小破站

“全面发展”成为B站近年来高增长的代名词。

“破圈”带来的用户和内容增长成为B站扩张的最有力引擎。除了2020年最后一个季度MAU破2亿,B站Q4的日均活跃用户也达到5400万,日均视频播放量超过12亿次。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加入了B站头部创作者的阵营,像19年荣登百大的何同学,以及20年多次“出圈”的罗翔老师,都是新涌现的头部创作者。这些UP主,都是在B站的内容生态中成长起来的,而非外部平台大V。B站活跃的社区氛围培育出了大量新兴的内容创作者,这也促进B站内容的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音乐、舞蹈、动画、鬼畜等内容,学习、美食、知识类等各种题材的视频创作也在B站“野蛮生长”, 这也意味着B站社区的创作内容更加丰富了。2020年Q4,月均活跃UP主190万, 同比增长88%;月均视频投稿量 590万, 同比增长109%。

除了用户和内容创作,步入商业化之后的小破站也更会做视频这门“生意”。

营收总额是衡量的第一标准,去年一年营收达到120亿,同比增长77%的B站交了一份很不错的答卷。而B站付费用户数目也是节节攀升,去年达到了1480万,同比增长106%。

/B站的22和33娘

用户和商业化的数据是B站得到资本“深爱”的本质原因所在。事实上,再重新审视这个以小众文化而出圈的互联网社区,B站现在更接近于一个全量市场的视频平台。

早期B站用户大都年龄层次较为集中,以年轻化为常态。近年来的增长中,越来越多年龄阶段的用户来到了这个社区,而这个社区也能够创作吸引其年龄层次的原创内容。这让B站的发展不再受到用户“年轻”这个特性的约束,越来越接近于全量市场。

2020年B站的MAU达到2亿,陈睿在2021年初就提出2023年MAU 4亿的目标,足以体现B站打造一个全民化视频平台的决心。进入全量市场后,也意味着B站未来涉及的文娱领域更广阔,资本潜力更大。

除了保留自身的二次元特色以外,“主流色彩”也出现在了B站的社区氛围中。共青团和外交部相继入驻,这让B站“出圈”。无论是以品牌片《后浪》的形式还是以跨年晚会的形式,越来越多B站生态外的用户开始认识B站,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这个社区。

与时俱进的不仅仅是B站的创作体裁,更是B站的内容载体。相比过去单一的中长视频,B站的视频创作形式更加多元了,图文、短视频、中长视频以及直播,充分利用了流媒体的多样性。尤其是在短视频以及中视频日渐流行的当下,B站逐渐扩张着这个赛道的份额,也就抓住了未来视频赛道的机遇。

客观来看,B站受追捧的原因,本质是围绕用户需求来拓展内容生态和商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5G和视频制作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下,用户对视频内容的消费能力和需求都在不断上升中,多形式的视频平台也必将是未来的大趋势。

有了这个赛道优势,B站未来可期。

二、押注“Z+世代”

事实上,即便是“走向大众”以后,年轻化依旧是B站的核心特质。

用户的年轻化也是美股资本愿意为B站买单的原因。一方面,B站占据的有利的视频赛道,因此许多美国投资人都将B站看作中国的YouTube,未来会在视频领域大放异彩。另一方面,B站对于Z世代具有强劲的吸引力,而中国的Z世代恰恰是中国未来强劲消费力的代表。

Z世代是指出生于1990-2009年间的年轻人,他们大都热衷表达与创作,且兴趣爱好多元,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敏锐的嗅觉和较强的接受力,是现行互联网市场的“主干群体”。就消费数据来看,彭博社报道称,中国的Z世代约占家庭支出的13%,而美国仅为3%,英国为3%,这意味着占有国内Z世代市场至关重要。

近年来,B站的目标用户也不再局限于Z世代,而是已经步入Z+世代了。这也是B站迈向全民视频平台的重要一步。

与Z世代相比,Z+世代更符合B站的用户群像。Z+世代是出生于1985年-2009年间的人,他们是Z世代的自然延伸。从B站的用户来看,86%的月活用户在35岁及以下,Z+世代确实是B站的主要群体。从Z世代到Z+世代,B站的用户层次进一步拉开,用户的年龄上限也在进一步提高。

“三年前,B站群体主要是以90后、00后用户为主。2020年,B站的口碑已经逐步渗透到了85后,甚至是80后的圈子。”陈睿称。

Z+世代是整个泛视频市场的驱动力,也代表着未来的消费趋势。B站抓住了这一代的消费喜好,在未来的市场争夺中将会抢占先机。

据数据披露,2019年,Z+世代的人口总数已超过4.5亿人,他们在2019年贡献了超过65%的视频市场收入。同时,作为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接受过良好教育、对高质量内容以及自我表达有着强烈需求等特质,无疑是年轻化的视频赛道最理想的用户画像。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Z+世代互联网用户参与进制作、分享和推广视频内容。

年轻用户更偏好B站,也意味着B站的未来发展可能性越大。

与其他年龄段相比,Z+世代就是天生的视频赛道用户。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在视频内容上,就去年的数据而言,Z+世代平均每天消费移动视频内容的时长为3.71小时,比2020年整体人口消费视频内容的平均时间多1.16小时。同时,内容付费也称为Z+世代的共识。在Z+世代逐步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中流砥柱时,抓住他们的文娱需求和兴趣就成为抓住视频赛道的密钥。

B站吸引了Z+世代,Z+世代“创造”了如今的B站。

/年轻化贯穿在B站的成长中

B站创作机制和社区属性,在国内多样的互联网产品中是独树一帜。这种活跃化、年轻化的视频社区对于Z+世代具有强劲的吸引力。Z+世代对于流媒体的创作力,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让B站成为中国年轻一代的标志性品牌及领先的视频社区,社区氛围也难以复刻。

回顾逐步扩张的这几年,Z+世代用户陪伴了B站的成长,B站也让Z+世代的生活丰富多彩。

未来,Z+世代逐步增长的消费潜力必定会受到市场的追捧,而在Z+世代中市占率和口碑双丰收的B站显然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三、吸引力,生态和未来

国内市场,像B站这种以年轻化的用户为核心,注重社区氛围的平台是紧缺的。

尤其是B站还占据着处于风口的视频赛道,且几乎涵盖了所有长度质量的视频。这些特质都成为资本愿意为B站“撒币”的原因。近年来的成长过程中,B站UP主创作的内容也时长成为网络流行语和热词。这足以证明B站在网络的影响力。

从现在的形态来讲,作为一个高活跃、高互动、高黏性、高归属感的视频社区,能够生产源源不断优质内容,这都让B站的未来富有无限可能。同时,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化也给B站带来了许多机遇。

但扩张中,B站秉持的理论始终是“健康成长”,这种理论让其边界扩张始终处于良性的状态,也为后续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专访中,B站COO李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增长是很重要的。在B站我们进行的各种战略讨论,都会回到这个问题上:我们能不能让B站健康增长三十年?”

可以说,有了“健康增长三十年”这种内生驱动力,企业和资本关注度都会持续向好。

尽管没有披露具体的募资额,但B站披露了二次上市后的募资投向。资金将用于优质内容投入、自主技术的开发与创新、销售及营销,从而支持社区健康、高质量的增长。

以这个募资投向作为风向标,B站在接下来三年依旧会加大用户扩张的力度,继续向全民视频平台进军。

根据B站发布的聆讯后资料集,此次港股二次上市由4家外资大行联手保荐,分别是摩根士丹利、高盛、J.P.摩根以及瑞银。

就首日认购的情况来看,B站在港股依旧“大火”,公开招股部分孖展暂录185.6亿港元,认购倍数为25.05倍,超额认购24.0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