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小米动真格了?

1

股价大涨,小米真的要造车了?

新年开工第二天,小米成为了焦点。

关注点在于小米躁动的股价。今日,小米集团(1810.HK)股价出现直线飙升,一度涨超10%,市值瞬间增逾700亿港元,重返8000亿港元大关。

截至收盘,小米集团最终涨了6.42%,成交额超134亿港元。

如此异动源于一个重磅消息。据《晚点LatePost》从多个信息源获悉:

“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

而且,一位知情人士向《晚点LatePost》表示,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有意思的是,根据《科创板日报》的报道,面对这样一个重磅利好消息,小米集团的回应却颇为含蓄:

“晚点等公告”,“等等看看,暂时没有”,更多信息暂不予回应。

资本市场和广大股民都已经嗨了,小米还在犹豫什么?

2

造车史=辟谣史

小米要造车并不是新鲜事。

近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准时出现小米造车的传闻,以至于小米集团前公关部总经理、现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徐洁云还在2020年12月专门发了一条微博:

“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我简单梳理了一下发现,近年来小米的“造车历程”,似乎就是一部“辟谣史”。

小米的“造车风”起于2014年4月,那时候有媒体传出消息:

“在近期举办的中国车联网大会上,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高调露面并表示,小米与某知名车企研发的小米纯电动汽车最快将于2015年实现量产。“

这个消息曾令市场沸腾,但得到了雷军的亲自辟谣:

“我压根没有参加过中国车联网大会,哪来的什么高调宣布研发小米电动车?小米做汽车这件事就是谣言。”

2018年8月,小米推出了旗下的第一款电动车——九号卡丁车改装套件。

但实际上,这款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因为它没有路权,不能合法地在大马路上飙车。

引起更大轰动的事件发生在2020年6月,小米商城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张带有汽车轮廓的宣传图,并且配文:

“造车?我们是认真的!”

从宣传图透露出来的轮廓看,这是一款造型硬朗的硬派越野车。这个消息也一度让市场感到震惊:造手机的小米竟然一声不响把汽车给造出来了?

但这款车的售价令人大跌眼镜:

零售价199元,众筹价179元。

没错,这是一辆遥控模型车。“整车”以1:16的比例复刻了经典硬派越野车——第四代吉姆尼的真车造型。

再后来,市场又传闻“小米要造敞篷跑车”,说小米将发布和比亚迪联合出品的‘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青悦S1”。这个消息一度让很多人深信不疑,一来是84999元的售价符合小米和比亚迪追求性价比的一贯作风,二来是当时网上还出现了“官宣图”。

但很快,这个消息也被小米和比亚迪双双辟谣。

小米成立10年,说它要造车的传言就断断续续传了6年。

不知道这一次,到底是不是真的?

3

嘴上说没有,身体却很诚实

尽管一直在辟谣,但事实上,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从未落下。

早在2013 年,雷军就曾两度去美国拜访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当时的特斯拉风头正盛,市值一年涨了7 倍,超过200亿美元。对特斯拉以及智能电动汽车行业,雷军充满了好奇。

在小米内部,雷军也曾多次立项调研过造车项目。根据《晚点LatePost》整理,在过去的数年,小米内部至少有过三次造车的想法,分别出现在2015年前后、2018年和2019年第三季度。

但在造车这件事上,雷军一直非常谨慎。

1995年,雷军带队研发两年、耗资2000万元的办公软件“盘古”遭到市场冷遇,金山软件一度陷入绝境,这让雷军变得极为谨慎。

“我会提前把一件事想得很透彻,为的就是避免自己陷入困境。”

谨慎之外,小米也并未放弃在汽车领域的布局。

聚焦手机主业之余,小米通过顺为资本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先后投资了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且都是小股跟投。

据媒体统计,截至2020年5月份,包括雷军个人、小米科技、顺为资本三方投资过的造车、出行以及汽车后市场的项目超过20家企业。

在研发领域,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告系统中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小米从 2015年起陆续申请了汽车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行驶和行车安全等汽车方向的发明专利。

而且,小米曾与梅赛德斯奔驰、北汽、一汽、长安马自达等传统车企进行了多领域的合作。

当然,多年布局之外,小米在营销网络、营销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小的优势。但实际上,在造车这件事上,小米依然有着很大的短板:

其一,汽车是一个产业链相当长的重资产行业,尤其需要技术沉淀和资金投入。

但实际上,以“性价比”发家的小米,并不擅长制造利润,在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净利润率仅为 5.7%,同期苹果净利润率则接近 20%。根据2020三季报,尽管小米账上还有559亿元人民币,但小米的主营业务腹背受敌,花钱的地方并不少,贸然进军造车,资金链势必会承受较大压力。

其二,雷军已经投资了蔚来和小鹏,如果再自行造车,势必会带来竞争纠纷,这是得不偿失的。

这些,都为小米的造车之路增添了许多变数。

4

尾声

一个毋庸置疑的趋势是——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动车市场,大大小小的玩家,都在争夺这片领地,试图在这里一决高下。

如今的格局,特斯拉是绝对的领头羊,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在后面马不停蹄,五菱宏光大放异彩,大众宝马等传统车企开始大举反攻,以苹果、百度、富士康、索尼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开始进场分一杯羹。

在这片造车江湖上,乾坤未定,谁都有可能是下一个翻盘的黑马。

眼看着特斯拉股价一路狂飙,马斯克冲上世界首富的宝座,跟在后面的新势力也涨势凶猛,小米和雷军不可能无动于衷,何况还早有准备。

但造车不是卖包子,不是铺开摊子就能干,按照李斌的说法,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以上的资金准备。

我们很早就分析过,汽车是一个重资产、重积淀的行业,而且是业务导向型、资源导向型的行业,不仅高度市场化,还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你看特斯拉,如果不是上海的巨大支持,估计很难有如今的产量与成就。

当然,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新能源汽车还远远没有进入存量博弈的定型期,依然还存在着很大的变数,这个江湖,依然暗流涌动。

在很多报道中,雷军对“风口论”极为推崇,他一直主张“顺势而为”,他创建的投资机构就叫“顺为资本”。

但在造车这件事上,雷军是否能真正抓准风口呢?

这件事和“茅台能不能出院士”一样,没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