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从2010年到2020年,一个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形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快速成长,并诞生了众多细分行业巨头。这些巨头有一个共性特点,它们都会经历一个行业发展的窗口期,也就是我们理解的“风口”,且风口的迭代速度很快,平均每年一个风口,在资本追捧之下三年就可以验证整个行业竞争格局。

风口的诞生源于五种驱动力,第一是政策驱动,第二是巨头驱动,第三是资本驱动,第四是技术驱动,第五是市场驱动。

政策驱动:国家意志层面引导,通过下达政策性文件汇集行政力量,聚集产业要素进而推动风口形成,比如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

巨头驱动:互联网巨头凭借流量和渠道优势释放产品红利,进而倒逼全行业升级创新。比如阿里、京东、苏宁、国美共同掀起的新零售;腾讯的微信公号、小程序、视频号;抖音、快手、淘宝共同掀起的直播短视频;拼多多、美团、京东掀起的社区团购。

资本驱动:资本具备“短、平、快”的特点,一个商业模式未被市场验证且发展初期的行业可以被逐利的资本快速催熟成为风口。整个演变路径就是通过重金投入构建行业基础设施,再重仓头部选手迅速获取客户抢占市场,其他成千上万的尾部创业者发挥着教育市场的作用,最终在残酷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创业公司成为细分行业巨头。比如共享单车、网约车、O2O、在线教育等等。

技术驱动:技术的产生是为了解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技术进步到一定程度就具备了商业化的能力,形成高门槛的风口。比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5G技术、量子计算等等。

市场驱动: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就能创造新的市场。另外,国外已经成熟的产品和模式可以被借鉴到国内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的需求,这两大类需求都可以创造风口。比如电商、社交通信、搜索、智能手机、互联网金融等等。

无论何种风口,背后都是资本作用的结果。新经济十年,两大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趋势一:创业者不再盲信“风口论”

盘点近十年的创业风口基本都和移动互联网相关,因受限于流量困境,我们可以用“万里挑一”来形容整个创业局面。意思就是一个风口出现,一万个创业者进去,最后只剩下一到两个成功者,其他都成了炮灰。最近两年,风口成了互联网巨头热衷的投资标配,与其从零到一的去经营,倒不如二级资本市场一次利好消息带动的资本收益来的实际。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度整体市场的融资总金额不减反增,同比增加 14%,达到 8145亿元,56% 的投资金额集中在 4% 少数公司头上。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已经拿不到市场中场竞争的入场券,创业成为少数玩家的游戏。以在线教育行业为例,两家头部K12在线教育企业猿辅导、作业帮累计融资金额合计400亿人民币,拿走行业总融资额约七层。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近几年造车新势力总融资额已超过1700亿,仅蔚来、小鹏、理想、威马、恒驰披露的融资额就已经破千亿,拿走全行业总融资额的一半以上。

因此,追逐风口创业是风险系数最大,且成功率最小的的方向性选择。

趋势二:精英创业时代来临

“互联网+”时代下的万众创业掀起了草根创业的高潮,与之匹配的是非专业背景出身的草根投资人。随着市场回归理性,头部效应愈加明显,大资本和精英创业者逐渐成为创投市场的主流力量。

盘点近十年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基本上都是精英创业者。精英创业的背景十分相似,名校毕业、上市企业高管、海归背景、身世显赫。创业者分层是和整个创业时代息息相关,一方面创业技术门槛拔高,一方面市场竞争过于残酷,拥有高认知、广人脉的创业者更容易成功。

另外,类似瑞幸咖啡这种创立18个月闪电上市的项目将会越来越常见,由大财团控制,被大资本催熟的速成项目在完善的上市渠道内多了退出方式,资本造富运动真的来了。草根创业者关注的重点也正在由行业风口转向依附于巨头们的产品红利,他们不再与巨头争夺流量和地盘,而是共生共存,尝试在巨头成熟的商业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定位,这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创业趋势。

中国新经济的十年以移动互联网为开端,我们可以理解为移动互联网是十年周期的大风口,与之匹配的创投经历了萌芽-爆发-高潮-低谷,映射着移动互联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这与2000年-2010年的PC互联网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望未来十年的大风口,应该是人工智能的初始阶段,我们称之为“AI时代”,还需要和移动互联网共存共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将给所有行业带来一次智慧革命。

2020年,移动互联网时代接近拐点,与之到来的AI时代创业极具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该时期的创业者普遍高学历,资本聚集头部效应更加明显,精英创业者注定要成为大创业时代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