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蔚小理大洗牌,理想跌落神坛,小鹏异军突起

2025年临近尾声,中国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格局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重塑。

没有温情,没有滤镜,也没有人为谁留情面。

市场收回了它曾经给出的光环,开始把一切放回现实的秤上重新称重。

最能反映这一点的,就是“蔚小理”突然被按在地上重新分了班。

曾经最稳、最赚钱、最被看好的理想,直接来了一个“断崖式下坠”;
曾经最被唱衰的小鹏,却以一种几乎“不可思议”的方式完成了反转;
而常年被亏损困住的蔚来,反而在这个混乱的节点上,显出了少有的稳。

熟悉的新能源“三强”座次,被彻底打乱。

理想为什么突然“翻车”了?

放在三年前,几乎没人能预料到“蔚小理”的格局会以今天这种方式被改写。

先说最让人震惊的理想。

2024年之前,理想是所有车企都羡慕的对象:单车毛利常年20%+,经营利润率一度冲到10%以上,2022-2025连续11个季度盈利,是中国造车新势力里唯一实现长期持续盈利的公司。

李想本人也成了新能源圈最硬气的CEO,敢公开说“2025年要干翻BBA”。

可这一次,理想失算了。

2025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交出了一份令人感叹的成绩单:营收274亿元,同比下滑36.2%;车辆交付93,211辆,同比下降39.0%;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28亿元骤降至-6.24亿元。

图源:新浪财经

更为严峻的是,曾经让理想引以为傲的毛利率也出现了显著下滑——16.3%的整体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2个百分点。

理想汽车首席财务官李铁表示,若不是MEGA车型的召回事件带来的额外成本,理想本可以维持20.4%的毛利率水平——但这是一个“没有如果”的假设。

亏损不可怕,但对一家“以增长著称”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信号。

图源:同花顺财经

信号是什么?很简单:它之前赖以增长的那套逻辑,突然不灵了。

而理想的逻辑是什么?——高端、家庭、大车。

当中国家庭从“第一次买新能源车”进入“第二次换车周期”,这套逻辑就不再稳赚。

因为现在的用户越来越务实:

车不能只大,要好看;

不能只好开,要性价比;

不能只适合一家人,要适合每一个人;

不能只智能,要智能到位。

一句话,以前讲“刚需”,现在讲“值不值”。

理想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它的成本太高,定价必须撑住。可一旦用户觉得“不值”,理想就没有太多回旋空间了。

这就是为什么销量、营收、毛利率、现金流,理想多数关键指标,几乎同时掉头向下。

跌得快,不是因为它弱,而是因为它之前走得太顺,冲得太猛。

财报会上,李想承认错误:“我们变成了越来越差的自己。”他表示,公司将回归“创业公司管理模式”。

潜台词的意思是,过去两年那个庞大、臃肿、试图对标华为等矩阵式管理的理想,重新找回初心,以创业公司的态度迎接未来的市场厮杀。

往后,没有什么“神坛”,只有周期的潮水。

小鹏为什么突然“起飞”了?

与理想的困境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小鹏汽车的全面崛起。

去年在行业里流行的一句话是:“小鹏要凉了。”

产品节奏慢,亏损剧烈扩大,成本压不下来……所有能发生在“困难车企”身上的事,小鹏那一年几乎全占了。

但今年,小鹏突然一个“爆发式转身”。

三季度,小鹏营收达203.8亿元,同比增长101.8%;汽车交付量116,007辆,同比激增149.3%,创下历史新高。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鹏的净亏损已收窄至3.8亿元,距离盈亏平衡仅一步之遥。

图源:新浪财经

小鹏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小鹏的强势增长并非偶然。从财报来看,其“服务及其他”业务板块已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三季度营收23.3亿元,利润率高达74.6%。

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小鹏与大众汽车技术合作的成果开始显现,也为整个行业开辟了“技术变现”的新路径。

此外,MONAM03和小鹏P7+/P7的成功,更说明了没有卖得不好的车,只有卖得不好的价格。

过去,小鹏被人诟病“技术太超前,用户感知不到”。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小鹏终于学会了如何把技术卖出去——那就是把高阶智驾的价格打下来。

当然,需要警惕的是,小鹏Q3的汽车毛利率为13.1%,较Q2有所下滑,需注意平衡销量与盈利,警示价格战风险。

与此同时,蔚来汽车仍在负重前行。今年一季度,蔚来累计净亏损已达1300亿元,资产负债率飙至92.55%。

并且到了第三季度,蔚来还在亏钱,Q3财报显示,净亏损为人民币34.8亿元,好在已大幅收窄,同比收窄31.2%,环比收窄30.3%。

甚至可以说,这份财报堪称蔚来“史上最强”:2025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交付量87,071辆,营收217.9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在乐道品牌交付37,656辆、萤火虫品牌交付12,487辆的强劲推动下,蔚来三季度总交付量达87,071辆。

尤为难得的是,在保持可观销量的同时,蔚来的综合毛利率逆势攀升至13.9%,同样创下近三年新高。

图源:蔚来

我们都知道,蔚来是三家里最重资产的:换电站、服务体系、研发体系、品牌体系……这些都是别人模仿不来的。

问题在于,它的模式太重,回报周期太长,需要规模才能摊开成本。

过去几年它一直在“没有规模的情况下做重投入”,当然亏。

但今年情况开始不同了:它的多品牌策略在起效;它的降本动作开始显现;它的换电体系开始商业化;它的用户体系仍然牢固;它的海外布局也在推进。

蔚来不会马上转亏为盈,但它的“跌势”已经明显被刹住。

甚至可以说,它不一定是最光鲜的,但它可能是三家里“长期最有壁垒”的。

行业重构加速,未来之战即将爆发

随着2026年新能源汽车新政的临近,行业洗牌将进一步加速。

根据新政策,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门槛将从现行的43公里大幅提升至100公里,购置税减免也从全额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

这些政策变化将彻底改变市场竞争的基础规则。

业内分析指出,目前在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的129个品牌中,到2030年,仅15个能保持财务活力,行业淘汰赛正在进入白热化阶段。

面对即将到来的变革,头部车企已开始调整战略部署。

理想汽车正全力突破供应链瓶颈,力图将i6和i8积累的10万+订单转化为实际交付。

理想汽车首席财务官李铁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我们正在与供应商紧密合作,逐步改善零部件供应状况,预计第四季度交付量将回升至10-11万辆。”

同时,理想也在积极推进“增程+纯电”双线并举的产品策略,力求覆盖更广泛的价格区间。在30万-50万元的主战场,理想将继续深化家庭用户定位,但在营销策略和渠道建设上可能需要更多创新。

小鹏汽车则凭借技术优势,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继G9、P7+等车型在欧洲市场获得良好反响后,小鹏计划在2026年进入东南亚和中亚市场。

何小鹏透露:“全球化是小鹏下一步的战略重点,我们将以差异化技术优势切入海外市场,避免简单的价格竞争。”

蔚来汽车则进入了战略调整的关键期。李斌在近期内部信中强调:“效率将成为蔚来下一阶段的核心关键词。”

据悉,蔚来正在推进全面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效措施,包括优化换电网络布局、调整NIOHouse运营模式等。

在这场未来之战中,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或技术,而是系统性的创新能力——包括技术研发、商业模式、组织效率和全球布局等多个维度。

那些能够在这几个方面建立协同优势的企业,才有可能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回望这场刚刚开始的洗牌,理想的暂时跌落提醒着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进化的玩家。

小鹏的异军突起,证明在资本、规模之外,技术沉淀与商业模式创新同样能构筑坚实的护城河。

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资格赛,下半场才是淘汰赛。2025年的这场变局,仅仅是个开始。

作者|刘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