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房企掘金一线城市,谁最先跑了出来?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利晋
1205亿元、较上一年销售额增长5.2%,这是越秀地产制定的2025年销售目标。
行业深度调整、亟待复苏之时,越秀地产成为了极少数抱有增长预期的房企。同时,越秀地产管理层明确表示,“我们有信心完成全年1205亿元的销售目标”。
越秀地产董事长及执行董事林昭远(左二)、越秀地产副董事长、总经理及执行董事朱辉松(右二)、越秀地产联席总经理及执行董事江国雄(左一)、越秀地产财务总监曾志钊(右一)
乐观的预期根源于越秀地产实现平稳增长的经营业绩。
越秀地产于近日披露了2025年中期业绩,期内录得营收475.7亿元,同比增长34.6%,连续7年保持稳健增长;实现合同销售额615亿元,同比增长11%,是前十房企中仅有的三家实现增长的房企之一。
绝大部房企仍在待复苏中,难以扭亏,或保持审慎的投资策略。越秀地产实现盈利同步增长,2025年上半年,毛利50.6亿元、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均有所增长;现金流持续为正,录得41亿元。
目标有信心、业绩有增长、盈利有基底,在于越秀地产建立了一条黄金法则——“精准投资、快速去化、资金回笼”的高效闭环。这也是它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
01
精准研判到城市的每一个街区
事实证明,行业走过巅峰期,到最后依然活得很好的,一定是建立在不断精进的投研能力和产业链运作模式之上。比如,华润置地、龙湖集团等发力“第二曲线”经营性业务表现突出,反哺主业。与越秀地产一样,它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法则”。
土地投资作为一切工作的开端,直接决定着最终结果的成败。
越秀地产很早将目光聚集在具备确定性的一二线核心城市,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新增土储占比从2022年的约50%提升到2024年的70%,2025年上半年继续围绕“拿好地”策略,新增投资13宗地块,权益投资额109.6亿元,一二线核心城市占比进一步上升到92%。
投向一二线城市,也是当前大部分房企的共同选择。但实际上,并非城市的所有板块都具备“红盘基因”,或优质地块在众多房企抢夺之下,最终仍具备投资价值。
在“国央企”主导时代下,部分资金相对充裕的地方国资,也跟着投向一二线城市,结果不少项目出现大幅度折价,甚至不惜代价抢地,项目未开发已可预见将亏损。比如闽系国资房企在一线城市等抢地,最终遭遇了“滑铁卢”,不断对项目进行计提减值。
当前土地投资不再是比拼资金实力,或是依靠成本低的资金,实现规模效应,而是基于投研能力和产品建设效率,推动项目快速去化、资金回流、资金再投放的一种良性循环。
冲规模很容易实现,但打通良性循环模式的,却只有极少数做到了。为了增加投资的确定性,越秀地产主要做了两点工作:精准投研和避免高溢价抢地。
在投前,越秀地产率先进行“产测前置”,对城市的研判精准到一个街区。
“目前着力点是对具有开发价值土地进行精准投研,我们采用前期拿地的产测前置”“我们要求对城市的解读,要求理解到每一个街区。每一个街区、每一个地块都有对应的客群,(以此)建立了一套方法论引导到投资环节,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越秀地产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
“以产定销”的投资策略,越秀地产对应改变了打法,倾向于“小地块”进行“快进快出”的投资模式,保证实现较高的投资兑现度。
按计划,越秀地产今年土地投资预计约300亿元。不过,越秀地产也在尽可能避免高溢价抢地,2025年上半年土地投资平均溢价率为9%,低于前十强房企的均值。
这种投资策略,慢慢变成了越秀地产的一种潜在优势。一位分析师指出,“区别于部分房企在一二线城市的‘大盘模式’,越秀近两年采取‘小地块、快周转’策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
但精准投研只能成功一半,想要实现“热销红盘”还需要基于产品建设能力。
02
内房股的转折点
早于2024年,越秀地产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升级,今年3月围绕以建设“好房子”为锚点,发布“4×4好产品理念”和“4+X”产品系,从产品标准化、创新力、空间服务、附加价值四个维度系统性提升“产品力”。
“精准研判+提升品质”,在当前商品房市场无疑是“王炸”的存在。
2025年上半年,越秀地产多城项目实现热销,广州东山云起项目开盘去化率近九成,北京海淀和樾望云、和樾玉鸣两大项目首开销售超150亿元,刷新当地市场纪录;上海静安天玥实现"开盘即罄",销售额达23亿元。
最终成果来看,今年上半年,越秀地产实现销售额百强房企前8名,与上一年持平。同时,越秀地产“三道红线”维持“全绿”,2025年6月末,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4.6%,净借贷比率为53.2%,现金短债比为1.7倍。
守利润、保低负债、预期乐观,在当前行业形势下,越秀地产做到了新的“不可能三角”。这也接连获得惠誉、标普两大国际评级机构的认可,其中,惠誉将越秀地产展望上调至“稳定”,标普授予其投资级评级,为时隔一年来首次看好中资房企。
惠誉、标普都认为,受益于母公司担保和资源倾斜,越秀地产拥有畅通的融资渠道,支撑其土地储备策略,市场竞争力显著,未来业绩增长具备确定性。同时,金融机构也给出了“信任票”,越秀地产2025年中期加权平均借贷成本降至3.16%,同比下降41个基点、创历史新低。
越秀地产的业绩可能是内房股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正在跳出了固有框架,走出了地方国资房企发展的新路径。
在很多人原本的眼里,越秀地产是房地产行业的“广州霸主”。但在行业下行周期中,越秀地产逐渐发展为头部房企中的“一线城市之王”,实现了全国化、头部化的双重目标。
过去几年时间里,越秀地产在广州市场常年稳居前二,一直与保利地产抢夺“广州销冠”头衔,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场实现销售额152亿元,位居第二名。
在大本营之外,越秀地产在北京、上海两个市场实现逆势突围,上述同期,在北京实现销售额197.2亿元,首次超过了广州市场,在上海实现销售额143.14亿元。
当前,越秀地产一线城市销售占比超过80%。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越秀地产在北京销售排名位居第3名、上海则为第7名,对比“保招华中”四大地产央企一线城市销售来源比例分别为38.4%、51.9%、45.4%和41.5%,成为“一线城市之王”。
“黄金法则”的背后是,房地产行业新模式之下,越秀地产背靠控股股东越秀集团的优势,基于商业本质不断修炼内功,制定具备“确定性”经营策略和守住稳健的财务,用良性循环发展模式、乐观的预期,穿越行业周期。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