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夸克、百度异军突起,DeepSeek跌落神坛

用户正在慢慢离开DeepSeek

6月的AI产品榜一公布,整个行业都嗅到了一丝“变天”的味道。曾经风头无两的DeepSeek,逐渐跌落神坛。

榜单上,阿里旗下的夸克突然登顶国内总榜,月活跃用户(MAU)突破1.5亿,仅次于全球霸主ChatGPT,位居世界第二。

而同样拥有超1.5亿MAU的百度网盘也表现强劲,位列全球第三。

曾经被视为国产AI希望的DeepSeek,不仅被夸克和百度网盘远远甩在身后,排名更是滑落至第五,月活用户跌破亿级大关,增速也首次出现负增长。

图源:AI产品榜(应用端)

具体来看,DeepSeek的下滑是全方位的。

在应用端,其月活用户从5月的过亿规模,骤降至6月的9410万,增速为-6.06%,这是其发布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在网页端,其月访问量也已连续四个月下跌,平均每月降幅达9.63%,6月访问量仅为3.8亿。

无论是APP还是网站,用户似乎都在慢慢离开DeepSeek,寻找更具吸引力的AI产品。

图源:AI产品榜(网页端)

DeepSeek的“失速”,并非毫无征兆。年初,凭借其强大的模型能力和开源策略,DeepSeek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使用率一度高达50%。

然而,高热度并未转化为持久的用户粘性。

DeepSeek的产品形态相对单一,主要以通用对话为主,缺乏能够深度融入用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具体场景。

当最初的尝鲜热潮退去,用户发现它并不能持续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自然会选择离开。

此外,DeepSeek在用户体验上也存在短板。

虽然模型能力强大,但在实际使用中,其响应速度、交互流畅度以及答案的精准度,与用户的预期仍有差距,特别是在其被大量数据“污染”后的今天。

图源:小红书

而在AI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用户体验的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以上种种都间接成为了用户流失的导火索。

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DeepSeek的战略选择。它似乎并不太在意用户的去留,也并未积极寻求与互联网巨头的直接竞争。

OpenAI、谷歌等行业巨头不断进行技术迭代,新增了如“吉卜力文生图”等一系列新功能,Gemini2.5Pro在六周内就抢占了国外约30%的推理市场。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DeepSeek目前的迭代速度显然难以抗衡。

国产竞品同样来势汹汹,采用“免费+降价”的策略对其进行围攻,百度文心大模型直接免费,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模型后还能提供更稳定的服务,用户迁移几乎没有成本……

当其他产品都在疯狂迭代、积极买量、深度运营时,DeepSeek的“慢半拍”,让它逐渐失去了先发优势。

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DeepSeek从曾经的顶流迅速走向衰落。

为什么是夸克?

DeepSeek的滑落,让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那个悄然登顶的身影——夸克。

毕竟,根据体育、电竞等竞技领域的经验来看,中国人总是偏爱第一名。

6月的AI产品榜,夸克以绝对优势拿下国内第一、全球第二。这个结果,多少出乎了一些人的意料。

毕竟,在各大AIAPP中,夸克以往的表现不算特别亮眼,甚至很多人对它的认知还停留在浏览器上,根本没把它当成AIGC来使用。

如今,夸克的异军突起,似乎宣告着阿里在夸克身上砸的那么多钱,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图源:夸克

回顾夸克这些年来的发展,谁还记得最初的它只是一个主打“极简无广告”的浏览器?

直到2018年,夸克开始转型,将AI技术融入搜索,推出了拍照搜题、拍照翻译等功能。

2020年,夸克进一步明确了“智能助手”的定位,围绕用户的生活、工作、学习场景,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网盘、扫描王、高考服务等业务相继上线,为夸克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结构化数据。这些积累,为夸克在AI时代的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夸克就已经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去年7月,夸克对“超级搜索框”进行升级,推出了以AI搜索为中心的一站式AI服务,成为了夸克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后,夸克不断加速向AI助手形态迁跃。

同年8月,夸克发布PC端,全面升级AI搜索、AI写作、AIPPT、AI文件总结等一系列功能,凭借“系统级全场景AI”能力,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在使用搜索、写作等功能时的效率。

而夸克能有今天,离不开背后众多关键人物的推动。

今年年初,马云高调现身夸克办公区,被媒体解读为对夸克的“亲自督战”。

图源:微博

随后不久,阿里正是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而夸克CEO吴嘉的崛起,也为这款产品增添了更多不一样的底色。

这位“85后”少壮派,早年曾参与阿里云从0到1的建设,后又在UC浏览器、书旗小说等产品中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经验。

2025年,吴嘉被任命为夸克CEO,直接向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汇报。

他的上位,不仅意味着夸克在阿里内部的战略地位大幅提升,也体现了阿里对年轻人才的信任和重用。

3月13日,基于阿里通义先进的推理及多模态大模型,夸克发布“AI超级框”,吴嘉表示希望通过这个“AI超级框”,为用户开启进入AI世界的大门。

图源:微信

在夸克强势崛起的同时,百度网盘的表现同样可以说是“黑马逆袭”。

不过,早在5月的AI产品榜,百度网盘就一举夺得了该榜单的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月活用户突破1.5亿,属于是崛起比夸克更快一步。

6月,它继续保持这一优势,稳居前三。

百度网盘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百度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广告投放,另一方面也与其自身的转型密不可分。

近年来,百度网盘不断推出AI笔记、简单听记、简单扫描等功能,将AI技术深度融入用户的办公、学习场景,成功从一个单纯的存储工具,转型为智能办公平台。

图源:小红书

夸克和百度网盘的崛起,标志着AI产品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单纯的技术优势已不足以确保胜利,如何将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用户生态,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DeepSeek的滑落,或许正是因为它未能及时完成从“技术导向”到“用户导向”的转变。

警惕“高考红利”后的增长乏力

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AI竞争的风云变幻,从来都不是一场定胜负。眼下的各种名次,不过是漫长竞赛中的一个瞬间。

夸克此次登顶固然令人振奋,但也必须冷静看待:6月本就是中国高考季,考试、查分、填志愿,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

而夸克,恰恰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押对了宝。

早在高考前夕,夸克就上线了“高考志愿大模型”,并推出了“志愿报告Agent”功能。

该功能基于“深度研究”技术,模拟志愿专家的思考逻辑,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填报建议。(人手一个“张雪峰”)

据不完全统计,6月期间,夸克累计服务考生及家长超4000万人,生成志愿报告1200万份,回答相关问题3.3亿个。

尤其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夸克的使用率显著提升,成为许多家庭填报志愿的首选工具。

为了这场“高考战役”,夸克不仅在产品功能上做了深度优化,还在营销投放上下了重注。

6月,其买量素材环比大涨89%,与“高考”相关的素材就超过12万组。可以说,夸克几乎将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了这一个场景上,换来了月活的爆发式增长。

图源:点点数据

但问题在于,高考红利终究是有限的。7月之后,考生家庭的需求迅速回落,夸克能否维持住这波增长势头,仍需观察。

毕竟,AI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一时的流量爆发,而在于能否持续解决用户的真实需求。

夸克能否将“深度研究”能力从高考场景复制到更多领域,能否在AI搜索、AI写作、AI办公等方向持续发力,才是决定其能否真正站稳脚跟的关键。

作者|刘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