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的茶饮市场可以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随着复工的深入,茶饮行业在慢慢回暖。为了挽回受疫情影响1-2月行业“停摆”下的损失,各家茶饮品牌也就开启了加速跑,纷纷推出各式刺激市场措施。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5.2%、环比上涨0.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1.9%。物价的上扬,一定程度也会促使奶茶行业的价格调整。

据相关媒体报道,奶茶品牌“喜茶”的数款产品与之前相比上涨了2元。另一品牌“奈雪的茶”的涨价幅度及规模虽不如喜茶,但也有个别产品上调了1元。还有一向以平价著称的CoCo奶茶,部分产品价格也上调了1-3元。

说起涨价,食品价格上涨不是现在开始的,去年就开始了,而这些企业去年都没有涨价。对于复工后的涨价风波,也有业内专家判定属于市场行为,把涨价归结于运营成本提升是关键原因,但是原材料实际上只占到了餐饮企业成本的很小部分,特别是奶茶,原料的成本就更低了,更多的成本支出是在店面租金和员工工资上边。

喜茶和奈雪相继涨价背后,或多或少的受到此前海底捞菜品涨价约6%行为的影响。原本想在疫情影响逐渐平息,报复性消费即将到来之时,通过涨价打折的方式来弥补疫情持续期间受到的营收损失,可能这波“涨价潮”各家餐企打错了算盘。要知道的是如果价格上涨,极有可能带来的是顾客流量大幅下滑。因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受疫情影响的不只是企业,普通人也经历着低收入甚至零收入的影响,原本囊中羞涩现有消费吃紧之余,又抬升客单价只会适得其反。

此外也有业内专家发表意见称,后疫情时代是整个中国餐饮行业大分化的节点。由此可见,很多头部企业依托其品牌力和综合实力得到了消费红利。从茶饮市场来看,奶茶等作为新生代消费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虽然疫情对于企业整个供应链来说有所影响,导致成本上升,但茶饮企业本身毛利较高,企业应更多进行内部消化。

诸如海底捞、西贝、喜茶、奈雪的茶等餐饮头部企业,本身就带有行业意见领袖的属性,头部企业带头涨价,势必会带动行业内的企业竞先效仿,会直接导致客流量的缩减,企业有涨价的权利,消费者有选择消费的权利,最终受影响的还是企业本身。另一方面,像奶茶不是生活的刚需消费,先涨价后优惠的套路,早被看透。

另外,在恢复消费市场方面,也有不少茶饮品牌并非选择涨价而是加大了优惠力度。我们认为这是企业正常刺激消费的逻辑,变向涨价后再折扣的方式实属投机取巧的市场行为。当前疫情影响稍显减轻,正处在一个消费脆弱阶段,如果企业在这个时候一意孤行挥重拳去获取额外的“溢价”,必将受到市场的重大阻力。

最后,通过我们最近的观察,我们发现现在北京地铁上已经开始轻微拥挤,商场的客流量逐渐增多,各行业线下门店陆续已经开门营业,预示着消费行业在慢慢的恢复。漫长的两个月的疫情严重期都扛了过来,我们希望餐饮行业能够采用更多合情合理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消费,而不是通过变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