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记录当前市场上的主流投资渠道的真实收益情况,九爷计划用1年365天的时间做一场实时观察,一共选取5种投资渠道,每个渠道两个标的,共1000万资金,并每日记录数据。

股市:

截至沪深股市全天收盘,上证综指收报3090.04点,下跌16.78点,跌幅0.54%,成交额2329.13亿元;深证成指收报10972.32点,下跌16.45点,跌幅0.15%,成交额3781.61亿元;创业板指收报1924.24点,上涨1.68点,涨幅0.09%,成交额1340.73亿元。

北向资金今日合计净流入10.4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4.97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5.41亿元。

随着开始临近春节,市场活跃度可能会有所下降,投资者在目前的时点也可以把目光放的更远一些,为年后的市场开始布局。该机构预计未来一年泛科技仍可能处在市场的主线地位。

对于市场而言,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提升,成长与周期双强的格局可能会延续。成长板块重视政策边际改善、估值处于底部的传媒板块,特斯拉、国产替代等概念带动下,新能源、电子、计算机等科技板块仍将表现出对风险偏好提升的高弹性。


私募:

2019年股票市场行情火热,私募基金产品数量与管理规模与稳步提升。截至2019年12月,私募基金整体规模近14万亿,全年规模增加9603.56亿元,同比增长7.52%;协会存续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71家,同比增长0.09%;存续备案私募基金81739只,同比增长9.51%。
在2019年,仅有1081家私募机构在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为284家。2019年协会还办理了107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注销手续,其中,因违反协会自律规则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96家,主动申请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79家,未按照“二五公告”要求完成第一只私募基金产品备案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97家。
2019年,沪指收盘站上3000点整数关口之上,指数涨幅方面,2019年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数、上证50涨幅分别为22.30%、44.08%、43.79%、33.58%。板块方面,一季度的科技板块、二季度的大消费、三季度的科创概念以及四季度的科技板块均有所表现,也成为全年高收益的重要阵地。
2019年私募排排网八大策略均表现出色,但各大策略表现不一。权益类市场领跑,其中,股票策略收益率排名第一,宏观策略排名第二,其他策略都表现尚可,但是和同期沪深300指数相比,依旧跑输市场基准指数。
截至去年年底,证券类私募管理人数量为8857家,存续产品数量41399只,管理规模2.45万亿,规模比去年同期增加2112亿元,增幅9.43%。
从规模月度增长数据来看,在近12个月中仅有33.33%的月份实现了正增长。这也意味着在9个月份里,规模是呈现环比下跌态势,规模跌幅最大的月份正是去年1月。相较2018年12月底,2019年1月基金数量增加了155只,规模却缩水1133亿元。一方面是临近春节,不少投资者选择了“割肉”落袋,也有部分投资者在经历了此前长达一年的熊市之后选择了赎回,熊末牛初投资者离场亏损也是市场常态。
2019年A股正是在在一季度迅速升温,无论是重仓股票还是低位进场买基金的投资者,不仅增厚了安全垫,还容易在开年不久就获得较为丰厚收益。管理规模的回暖既有投资人申购助力,也有业绩增长的带动,在19年3月和10月,私募基金规模单月环比增加2449亿元与1142亿元,存续规模更是在10月创出新高。
不区分私募管理人类型,截至2019年12月底,在全部24471家私募管理人中,百亿私募私募为262家,相较2018年增加了28家,在24471家私募中占比为1.07%,较2018年年底的0.96%有小幅提升。截至2019年12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中有管理规模的共21306家,平均管理基金规模6.45亿元。
“数量多,规模小”依旧是目前私募行业的发展瓶颈,占比高达57.78%的私募管理规模不足1亿,管理规模超过10亿的私募在数量上占比不到10%,仅为8.78%。而管理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私募很难覆盖运营成本,在极端行情年份抗风险能力也极弱,如何精准扩宽募资渠道,已有不少私募选择可以直接与高净值客户对话交流的私募直营店进行获客。

银行理财:

春节将至,正在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并未明显有大幅上升,只是略有微涨,整体不温不火;低门槛理财投资成主流,与之前动辄5万元以上的高门槛银行理财产品相比,1万元起投的理财产品更受投资者青睐。

2019年1月到11月,保本型理财产品月发行数量缩减四成,净值型产品渐成主力。理财平均收益率从资管新规下发时的4.82%下跌至去年11月份的3.98%。但更多的权益类投资产品也意味着投资者有更多获取高收益的机会。

临近年末商业银行“揽储大战”开启。为规范非理性存款“冲时点”行为,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暂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产品余额和新增客户。靠档计息定存产品支取灵活、付息率较高,是中小商业银行存款争夺“利器”,但却违反了央行《储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平安银行继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之后,成为第5家获批筹建理财子公司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19年下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筹建设立速度加快。截至1月2日,共有33家银行宣布拟成立理财子公司。其中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进入运营阶段。

受“去通道、去嵌套、去杠杆”等强监管政策影响,信托公司纷纷寻求业务转型路径,2019年家族财富管理市场热闹异常,尤其家族信托。中信登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全行业家族信托较快增长,规模较二季度末提升50.99%,是增速最快的创新业务类型。



信托:

自去年7月密集遭遇“鸡毛令”的房地产信托,募资规模持续处于下行通道。据用益信托金融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2019年第四季度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1410.62亿元,环比下滑26.43%。用益信托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喻智认为,在强监管趋势下,2020年的房地产信托业务或将继续萎缩。

去年7月初,先是多家信托公司收到银监窗口指导,要求控制房地产信托业务规模;而后部分地方银保监局开展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8月初,信托64号文下发,要求信托业下半年继续保持房地产信托调控力度。此外还有多家信托公司收到涉及房地产业务罚单,被业内认为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数据显示,去年二季度房地产信托募集资金1958.48亿元,环比还是小幅增长6.85%,但到了三季度就转为环比下滑27.50%,募集规模1529.18亿元。

2020年的房地产信托增量规模预期下滑幅度在15%-20%之间。“信托公司正着力在房地产业务模式上进行创新和改变,目前的开发贷为主的业务模式预期可能会有所萎缩。另外,2019年接连有大型房企兑付危机的消息传出,房地产信托业务面临的兑付危机值得关注。



股权投资:

2019年全球IPO数据出炉。投中研究院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共计373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上市,募资总金额为5147亿元,创8年来新高。数量同比上涨16.2%,募资规模同比上涨23.67%。

同时,在科创板的加持下,A股IPO数量大幅增加。借此机会,VC/PE也迎来退出收获大年。

从A股市场情况来看,IPO数量和融资金额均大幅增长,全年共有201只新股上市,融资总额为2489亿元,新股数量较上年上升91%,融资额增加83%。其中,共有70家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融资总额为824亿元,占A股IPO市场融资总额的32%,融资额已远超中小板与创业板全年融资金额的总和。

科创板的设立将推动更多的高科技公司选择A股首发上市,同时对A股其他板块开启注册制改革也将起到促进作用。2020年A股IPO将会继续保持活跃,2020年全年A股多层级资本市场获得IPO企业数量将有可能超过220家,全年融资规模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

此外,中企赴美上市方面,截至2019年12月15日,美股IPO的中企数量为32家,募资额为242亿元,较2018年均有所下降。2018年,爱奇艺赴美上市,融资金额高达22.5亿美元,拼多多、B站的融资金额均超过10亿美元。而2019年赴美上市的斗鱼、瑞幸咖啡融资金额都未超过1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中企IPO募资规模排名前10位的企业募资均在70亿元以上,占2019年整体IPO募资的41%,且与其余IPO项目的平均融资额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马太效应”凸显。

数据显示,2019年,共有215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实现上市,IPO账面退出回报规模为12714.23亿元,其中包含63家科创板企业。科创板企业退出回报总规模为1090.19亿元,占退出总回报的8.57%。

从单个机构来看,深创投在IPO数量上占据首位,2019年共有15个参投项目上市,其中包括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第二位中金资本,有13家参投企业上市,其中包括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此外,高瓴资本、金石投资、海通开元、元禾控股、同创伟业和君联资本在2019年也有超过10家参投企业上市。

从VC/PE机构IPO渗透率来看,2019年中企IPO的总VC/PE渗透率为58.3%,其中A股渗透率显著高于美股和港股。科创板上市企业里仅有6家背后未现VC/PE身影,渗透率超过90%。港交所VC/PE渗透率最低,有VC/PE背景的项目仅占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