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传习邦,深刻洞察教育行业。传道学习,教育兴邦。

撰文 | Bugle X

编辑 | 初见

新华文轩,由四川省的新华书店系统转制而来,中小学教材配送为其主营业务。2005年,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改制完成,设立上市主体新华文轩。2007年5月,新华文轩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出版发行业第一家在港上市的H股公司。

2010年8月,新华文轩向发行业务的上游书业延伸,以市场化方式打包收购四川出版集团下属的15家出版社,成为国内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性成果之一。2016年8月,新华文轩成功回归国内A股,开创国内出版传媒行业A+H两地上市之先河。

众所周知,无纸化时代,印刷、发行、传统出版,皆为夕阳产业。新华文轩主体业务为教材发行,距离教育「最近」,与国内地方传媒集团步调一致,跨界教育,也成为新华文轩奋起改革、业务转型的方向。

然而,上市12年过后,转型的结果呢?

- 1-

一次受挫:学校投资铩羽而归

由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向更上游的教育行业渗透,一直是新华文轩的既定方针之一,多年努力也大有斩获。

2012年10月,新华文轩收购四川卓泰实业旗下卓泰投资51%的股权,更名为文轩卓泰投资(文卓投资),打造教育投资平台。不久,文卓投资出资2600万元现金、估值8.1亿元的实物资产投资兴建四川文轩职业学院(高职)、四川文轩职业学校(中专),正式进入教育投资板块。

2013年,文卓投资合并新华文轩旗下另一教育投资平台中卓投资,接管中卓麾下的四川联合经济专修学院。

2014年3月,由川内教育投资大鳄严玉德(四川德瑞集团、港股上市公司董事长)主控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引资,新华文轩出资2.6亿元,获得成都学院24.3%的出资人权益(股权)。

两年不到的时间,新华文轩主控三校,参股一个民办二级独立学院,崛起为国内教育投资的重镇之一。

投资收益方面,控盘三校的文卓投资2013年亏损2800万元,2014年净利4400万元,2015年净利3500万元。奇怪的是,进入2016年,文卓投资突然马失前蹄,三校之中居然有两校停止招生或停止资源投入,造成1-9月亏损840万元。

一向财大气粗的新华文轩果断「割席」,打包文卓投资51%的股权+1.2亿元债权,作价5.7亿元通过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

2017年4月,国内著名的地产大鳄泰合置业集团与新华文轩、四川出版集团订立三方协议,一举拿下文卓投资51%的股权,其中,新华文轩直接持有的48%作价4.23亿元,实际进账仅为1.15亿元。

另一方面,2016年1月,由四川德瑞集团为核心资产的成实外教育在港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海外上市的全日制学校办学集团,教育投资大鳄严玉德度过资金难关。

匪夷所思的是,成实外教育通过旗下四川瑞德与新华文轩签订协议,作价2.6亿元(与两年前的转让价相同!)购回成都学院24.3%的股权。2.6亿元巨资,免费让严玉德使用两年,新华文轩真可谓「活雷锋」!

从2012年的大举进入,到2016年的大溃退,新华文轩的学校投资铩羽而归,上演了一场罕见的大败局。

- 2-

接着转型?剑指:教育信息化!

新华文轩的教育转型,学校投资为一翼,教育信息化为另一翼。2016年撤出学校投资之后,新华文轩押注教育信息化、言必称教育信息化,成为国内出版发行集团教育转型的一大典范。

实际上,2016年的时候,新华文轩的「智慧教室」产品已累计服务教室5万间,四川省内市占率51%,文轩教育云平台甚至列入四川「十三五」规划。

2016年中报、年报,新华文轩大书特书教育信息化,视为业务转型的关键。

在2017年之后的报表科目中,包括教育信息化在内的教育服务,与图书出版、阅读业务(即,一般发行业务)并列,成为新华文轩的三大主业之一。

新华文轩的教育服务业务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众所周知的中小学教材教辅配送,占据收入的大头,一类为新华文轩新进入的教育信息化+教育装备。2018年中报,教育信息化+教育装备业务斩获2.7亿元收入,同比超一倍增长,成为新华文轩最大的业务亮点之一。

2018年年报,新华文轩实现营收82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高达9亿元,但同比上升仅为0.9%。贴近一看,教学用书(即,教材教辅)的收入高达40亿元,占据新华文轩半壁江山,并在二胎新政、人口红利的利好刺激下,保持8.8%的高位增长。


新华文轩业务构成(图片来源:同花顺截图)

教育信息化+教育装备业务实现营收7.6亿元,同比增长24%,在国内出版发行集团当中名列前茅,确为新华文轩的亮点业务。

根据一项「教育服务+互联网」行动计划,新华文轩由教学用书业务出发,全线业务「上网」,依托教育出版一体化的优势,推出融媒教辅(文轩「一起教」)、AR教辅(妙懂课堂),推进文轩教育云平台建设,打造教育服务的生态闭环。甚至在类似研学教育、教师培训的「边缘业务」,新华文轩也在尝试布局。

早在2017年6月,新华文轩便已联手成都教科院,打造川内第一所「数字化空中学校」——成都数字学校。2018年12月,数字学校成功落户自贡衡川实验学校(即,自贡版「衡水一中」),为川内第二所。

- 3-

二次受挫:「信息化」业务下挫近四成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2019年中报,新华文轩的教育信息化+教育装备业务,收入大跌37%,经历前所未有的溃退。截至第三季,境况似乎变得更糟。

一个征兆是,向来「重研发」的教育信息化板块,新华文轩一个季度的研发投入,居然只有区区250万元,同比下降75%以上。常理上,一季度250万的研发投入,只够维持一个小团队日常的开支、运营。不重研发,新华文轩的教育信息化,前途何在?

另一个征兆是,作为教辅发行改革重大项目的在线教辅渠道平台"优学优教",运行一年多时间,截止2019年中报,仅覆盖600+个学校,40万学生。慢之又慢,可谓龟步。

与一再中标省内区县级教育信息化项目的中南传媒(湖南出版集团)、皖新传媒(安徽发行集团)相比,新华文轩鲜少参与区县教育信息化招标,遑论中标?随着教育信息化2.0战略的落地,中南传媒、皖新传媒明显加大了研发投入,在省内市场,皖新传媒甚至可与教育信息化巨擘科大讯飞同台PK,不落下风。

四川本省上市公司当中,电视、平板行业的四川长虹亦为教育信息化的活跃玩家,2017年凉山州雷波县「三通两平台」建设一个标,长虹教育便斩获近亿元的进账。

相比之下,新华文轩起了一个大早,却罕有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以至于教育信息化由1.0升级为2.0,在随之出现的行业大洗牌中,慢慢走向没落。

- 4-

传统出版不「夕阳」,「信息化」却下滑?

人口大省四川,当然也是教育大省,成都一地就有民办教育的「五朵金花」。2016-17年后,内地办学机构密集登陆港股,形成日渐壮大的港股内地教育板块,四川一省便有成实外、天立教育、博俊教育、希望教育、银杏教育五个办学集团上市,形成海外上市「教育川军团」

对于教育而言,新华文轩守住了一个「大码头」,每年光是教学用书发行一项,便有40亿元的收入,即使在作为教材发行「小年」的2019年,上半年的增速也在4%以上。

更关键的是,对于业务转型,新华文轩有财力,有见识,也有决心——毕竟,新华文轩是国内最早上市的出版发行集团之一,主营业务距离教育也「最近」。对于跨界教育、转型教育,早就做出规模宏大的战略布局。光是针对「三通两平台」建设,新华文轩便一度布局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数字学校、文轩云平台四大产品......不可谓决心不大、决策能力不行

实际落地的结果却是——一挫于2016年退出学校投资,再挫于2019年教育信息化业务大幅下滑!个中原因让人深思。

在著名出版人何志勇(历任四川出版集团总编辑,现任新华文轩董事长)的带领下,新华文轩的传统出版业务早已走出持续亏损的困境,先后实现实现板块整体扭亏(2016年)、全部出版社扭亏(2017年)。

2018财年,文轩出版板块的利润,高达1.6亿元,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即使在文轩内部,「新兴」的教育信息化业务都已在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