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长沙,记者柴刚)讯,上交所近日披露的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中,微创医疗(00853.HK)子公司心脉医疗在列,这是科创板首次受理港股公司分拆子公司的上市申请。

心脉医疗是一家主要从事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开创了多个“国内第一”。不过,与海外巨头相比,成立不久的心脉医疗仍存在巨大差距。此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公司存在部分产能闲置的问题。

主动脉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国产第一品牌

心脉医疗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800万股,募集资金6.51亿元,由国泰君安、华菁证券共同保荐。结合其最近一次股权转让对应的估值,以及可比公司在境内市场的估值情况,预计发行后总市值不低于10亿元。

资料显示,心脉医疗主要从事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产品为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术中支架系统、大球囊及外周血管支架等产品。公司产品目前已覆盖国内30个省(区、市)、700多家医院,并出口至美洲、亚洲等地区。

2016年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5亿元、1.65亿元及2.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5%以上;净利润分别为4111.38万元、6338.62万元及9064.79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8%。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均超过96%,其中主动脉支架类产品贡献主要收入,2018年营收占比81.6%。

招股书显示,心脉医疗开创了多个“国内第一”: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个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国内第一个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国内市场唯一的术中支架,并成功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在该领域的地位一跃迈入第一梯队。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当前,国内主动脉腔内介入医疗器械市场稳健增长,2017年市场规模为10.3亿元,2014-2017年复合增速为17.2%。公司主动脉介入类产品主要包括主动脉支架类和术中支架类产品,其技术行业领先,多个产品实现中国甚至全球第一。按照产品应用的手术量排名,2018年公司在我国主动脉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国产品牌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公司主动脉血管介入领域核心产品当前均处于快速放量阶段,2018年,主动脉支架类产品实现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44.0%,术中支架类产品实现收入3825万元,同比增长30.2%;2018年外周血管介入类等其它产品合计实现收入254万元,同比增长161.86%,体量较小,但处于快速放量阶段。

心脉医疗官网显示,3月20日,公司自主研发的Minos覆膜支架系统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证,这是公司第二个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后成功获证上市的产品。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心脉医疗拥有已授权的境内外专利86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43项、境外发明专利25项。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786万元,占收入的比例为20.7%;截至2018年末,公司共有284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74人,占比26%,比例较低,不过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全部研发人员的一半。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心脉医疗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的美敦力、戈尔、库克,以及港股公司先健科技(1302.HK),但其资产规模、营收规模、市场布局、研发积累等与竞争对手均存在巨大差距。截至2018年4月27日,美敦力服务客户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总资产913.93亿美元,2018财年实现收入299.53亿美元;库克产品销往全球135个国家;先健科技总资产为15.31亿元,201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7亿元。从技术实力对比来看,美敦力目前拥有4600余项专利,先健科技拥有875项,心脉医疗只有86项。

多家上市公司潜伏 产能利用不足

招股书显示,心脉医疗共有8个股东,其中控股股东香港心脉持股60.96%,而香港心脉是港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全资孙公司,同时,微创医疗还通过全资子公司微创投资持股0.83%,即合计间接持有心脉医疗61.79%,是间接控股股东。因微创医疗的股权较为分散,最近3年内不存在任意单一股东方及其一致行动人可控制其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所以心脉医疗没有实际控制人。公司也在招股书中披露了无实控人的风险。

其他持有心脉医疗5%以上股份的股东还有上海联木、虹皓投资、上海阜釜3个有限合伙企业。其中,上海机场(600009.SH)、上海医药(601607.SH)投资的上海联一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为上海联木的受益人;虹皓投资是心脉医疗高管持股平台;上海阜釜属于私募基金,其基金管理人宁波铧杰由华兴资本控股(1911.HK)控制。

心脉医疗股东名单中也不乏国有股东身影。招股书显示,张江集团全资子公司张江创投持有心脉医疗2.45%股份,同时,张江集团通过其下属企业合计持有微创医疗13.84%股份。

心脉医疗自身也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分别是上海蓝脉和江西心脉,前者2018年1月刚刚注册,后者2017年5月注册,目前两家公司均未正式开展业务。

心脉医疗所在的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属于高值医疗耗材行业,行业壁垒、技术壁垒、前期投入等因素使得行业毛利率水平较高。公司2016年~2018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7.66%、78.69%和79.21%。

招股书显示,心脉医疗的关联采购占比较高,其中间接控股股东微创医疗是其第一大供应商。2016年~2018年,公司向微创医疗及其下属企业的采购额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35.36%、25.51%、23.33%。但公司表示,关联采购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对关联采购不存在依赖性。

值得一提的是,心脉医疗高管薪酬占比较高。据披露,2016年~2018年,董高监及核心技术人员薪酬总额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1.43%、8.56%、9.79%,其中公司董事、总经理苗铮华2018年年薪为334.8万元。

此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心脉医疗产能利用率较低。2016年、2017年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39.59%、54.07%,2018年有所改善,达到73.86%。与此同时,近3年存货余额分别为2410.01万元、2589.81万元及3372.15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2.78%、11.55%及12.54%,公司也将存货减值风险列入了风险提示。招股书显示,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产业化、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研究开发、营销网络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关于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原因,以及未来募投项目投产后会不会造成更大的产能闲置,财联社记者致电心脉医疗董秘办,对方让记者发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