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作为曾经的“黄海明珠”,如今却因“扇贝跑路”而出名,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但再也没有人买账了。

9月19日,獐子岛集团董事会对深交所9月9日的问询函做出回复,对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动幅度不一致的原因做出解释。

2019年上半年,獐子岛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55%;净利润-2,358.97万元,较上年减少261.06%。獐子岛解释称,公司营业收入变动不大但净利润同比大幅减少,主要原因为海洋牧场底播扇贝资源量减少导致主营业务销售毛利下降。

“扇贝灾害”仍持续

从昔日A股股王到如今“涉嫌财务造假”,十余年间,獐子岛的状况迥异。

7月8日晚间,獐子岛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预计亏损2000万元-2500万元,而上年同期盈利为1464.66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约253%,不过该数据较其第一季度4314万元的亏损额相比已大幅缩减。

图片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

较2018年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变动不大,净利润却大幅下滑,该现象也被深交所重点关注。对此,獐子岛在回复函中表示,受2018年海洋牧场灾害影响,公司于2016年、2017年底播的虾夷扇贝可收获资源总量减少、固定成本无法摊薄,导致产品单位成本上升。因此,公司最终的主营业务销售毛利急剧下滑。

为了扭转业绩颓势,獐子岛近来调整了海洋牧场的经营布局和组织架构。从产品角度来看,海螺产品似乎被寄予厚望,但该业务的发展情况并不算乐观。

2019年初,獐子岛确立了海洋牧场的重新布局和产业规划,将现有确权海域的资源区和生态区中共划分出适宜海螺生长的海域120万亩,专门用于海螺资源笼钓生产。

獐子岛在回复函中表示,在公司底播虾夷扇贝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海螺收入贡献大幅上升,海螺已成为海洋牧场第二大鲜活产品,营收占比已由2016年度的8.72%上升至2018年度的20.63%。

但这一表述却遭到海螺产品的最近业绩数据“打脸”。回复函显示,海螺产品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4344.21万元,同比减少2.71%;毛利556.39万元,同比减少高达81.17%,毛利率同比下降53.35个百分点。獐子岛回应称,海螺业务从今年开始分摊海域使用金成本,因此毛利率产生下滑。

针对獐子岛当下对于海螺业务的重视,业内人士并不持有乐观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獐子岛在回复函中称,由于公司目前正在商议与拟聘会计师事务所签约事宜,故暂时无法提供相关会计师对本问询函相关问题的核查意见。

董事投弃权票

与半年报一同公布的,还有董事罗伟新投出的“弃权票”。

在重要提示中,罗伟新表示“上市公司提交的文件材料,结合我的专业背景,本人尚不足以对本次拟议事项形成完整、专业、严谨的判断,出于为广大中小股民负责的态度,对本次半年度报告投出弃权票”。

图片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

这种不寻常的举动,引来监管机构的关注。深交所的问询函首先集中关注獐子岛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变动幅度不一致的原因。

针对上半年獐子岛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8.55%,但净利润却较上年同期减少261%的数据,问询函要求獐子岛说明报告期内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的原因及合理性。

从其半年报营业收入和成本表中,可以看出獐子岛成本数据多处出现巨幅波动。

分行业来看,獐子岛营业收入同比增幅最大的是水产养殖业,增幅为14.42%。但是,与此对应的营业成本同比却增加了更多,达到60.92%,直接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20.67%。

从产品来看,在虾夷扇贝、海参、鲍鱼、海螺四个产品类别中,海螺营业成本同比上年增长幅度高达150.66%,导致毛利率大幅下跌53.35%。海参的成本大幅增加64.92%,导致毛利率下滑7.65%。

针对海螺成本的大幅波动,獐子岛称主要原因为2019年以前海螺成本主要为采捕和运输成本,不包括海域使用金成本。自2019年开始,调整为按主要养殖产品占用养殖海域的面积分摊海域使用金成本。

对此,深交所要求獐子岛解释2019年以前海螺取得方式是怎样的,如果为养殖方式,要求说明未分摊海域使用金成本的合理性,并说明2019年以后对海域使用金分摊进行调整的合理性。

固定戏码:扇贝“跑路”

公开资料显示,獐子岛始创于1958年,目前以海珍品种业、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为主业,集冷链物流、海洋休闲、渔业装备等相关多元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海洋企业。

集团公司注册资本7.1亿元,资产总额45亿元,旗下设立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参股中外合资公司40余家,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这家综合型海洋企业的“走红”要从2014年说起。

图片来源:獐子岛官网

2014年10月,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的异常冷水团,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受此影响,獐子岛2014年巨亏11.89亿元。当时,“扇贝跑路”一事一度震惊整个A股市场。

精彩的剧情总有“续集”。

2018年1月,獐子岛再次发生“扇贝跑路”事件。彼时,獐子岛发布公告称,由于2017年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最后诱发大量扇贝饿死。

原本,其预计2017年业绩由盈利0.9亿元至1.1亿元,最终变为亏损7.23亿元。该公告发布后不到一个月,獐子岛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证监会历数“三宗罪”

据事先告知书,证监会查明,獐子岛涉嫌涉嫌财务造假、虚假记载、未及时信披等“三宗罪”:

图片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

1、獐子岛涉嫌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其披露的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以及有关底播虾夷扇贝盘点和计提存货跌价等三份公告涉嫌虚假记载。

告知书指出,受虚减营业成本、虚减营业外支出影响,獐子岛2016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3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58.15%,2016年度报告中利润总额为 8,292.53万元,净利润为7,571.45万元,追溯调整后利润总额为-4,822.23万元,净利润为-5,543.31万元,业绩由盈转亏。

獐子岛还存在2017年度虚增营业成本6,159.03万元,虚减营业外支出4,187.27万元等问题。

2、獐子岛披露的《关于2017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的公告》涉嫌虚假记载。

证监会指出,“獐子岛科研19”号船在公司记录的秋测天数内,被航行轨迹证实执行计划的点位极少,而秋测抽取但未实际执行的66个点位已占秋测全部披露点位的55%。其中,2014贝底播区域的21个点位中有19个点位已实际采捕,2015贝底播区域的14个点位中有2个点位已被实际采捕,合计至少21个点位已在2017年秋测执行前采捕完毕。

也就是说,獐子岛《秋测结果公告》内容已经严重失实,涉嫌虚假记载。

3、獐子岛还涉嫌未及时披露信息的情况。

例如,2018年1月初,獐子岛财务总监勾荣已知悉公司2017年净利润不超过3000万元,“2017年四季度业绩下滑,全年业绩与原业绩预测偏差较大”,并向吴厚刚进行汇报。

按规定,上述信息应该在两日内进行信息披露,但獐子岛迟至2018年1月30日才予以披露,涉嫌未及时披露信息。

虽然经历了一年多的恢复期,但獐子岛眼下似乎仍受困于2018年那场“海洋牧场灾害”之中。2018年,獐子岛依靠变卖资产和政府补助艰难扭亏,而在2019年上半年,公司再度陷入了亏损逾2000万元的困境。(云掌财经综合)

来源:云掌财经网(ID:yzcj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