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对于妙可蓝多(600882.SH)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由于成功扭亏为盈,收获了一个涨停板,当然了,这对于妙可蓝多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柴琇也算是一个利好。

截止2019年上半年末,柴琇持有妙可蓝多的股份数量约为7466.3631万股,持股比例为18.23%,位列第一大股东。但是,柴琇已经将7200万股股票质押,质押率在96%以上。

换言之,随着妙可蓝多的股价节节攀升,柴琇则可以通过质押股票的方式,获取更大的融资额度了。

8月14日晚间,妙可蓝多(600882.SH)发布了2019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约为7.14亿元,与去年同期4.64亿元相比,增幅在54%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到0.11亿元,相较于2018年上半年约为-0.09亿元,成功扭亏为盈。

不过,《五谷财经》也注意到,截止2019年上半年末,妙可蓝多的商誉额度接近4.5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在16.53%左右;同期,妙可蓝多的净利水平不过千万元而已,相比之下,妙可蓝多的商誉确实过高。

何为商誉?

据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高溢价的并购会带来高商誉的‘水分’,市场预期和估值处于变化之中,高溢价的标的若没有达到预期,那么高商誉就可能下滑。”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华谊兄弟等9家2018年预亏超过20亿的上市公司中,就有8家是由于计提巨额商誉所导致的,因此,对于商誉过高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都在心里捏着一把汗。

对于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及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非金融资产,本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存在减值迹象的,则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

而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

证监会于2018年11月份公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明确了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在合并重组中形成商誉每年必须减值测试,不得以并购方业绩承诺期间为由,不进行测试。

业内人士告诉《五谷财经》,在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需计算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并需要对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计,同时确定一个适当地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

公告显示,妙可蓝多的商誉主要来自妙可食品、吉林乳品和广泽乳业,余额各自约为0.32亿、0.005亿和4.22亿元,合计约为4.5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妙可蓝多选择对吉林乳品的商誉进行减值准备,并且全部做了计提。但是,金额较低,并未影响业绩。

至于为何将吉林乳品的商誉全部计提减值准备,妙可蓝多方面并未作出解释;对此,《五谷财经》咨询妙可蓝多董事长助理王一博,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表示:“商誉摊销是把高商誉的计提往后进行摊销,这影响的是之后几年的企业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业绩或连续亏损,面临停牌甚至退市的风险。而一次性大额计提商誉减值,则会使得公司当期的财务报表非常难看。两害相权取其轻,一次性大额计提商誉减值是很多盈利能力不足、商誉较高的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

不过,有投资者担心,若妙可蓝多后期对妙可食品和广泽乳业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那就将直接影响其业绩。

截至2019年1月31日,A股市场共有289家公司在业绩预告中提到了商誉减值,让“商誉”这个陌生的专业术语,开始走向了大众的视野,也引发了对“商誉减值”这一较为专业的会计处理方式的激烈讨论。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金建海对媒体表示,2018年是许多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期的第一年,对于期满后不能持续完成业绩承诺的并购标的,上市公司更希望一次计提减值释放压力,否则会带来股价持续下行风险;有些上市公司由资本玩家操盘,更是利用减值测试的政策漏洞,人为操纵财务报表,造成股价大幅波动,以获取暴利;减值测试的弊端也引起部分上市公司担心未来政策的变更,更希望一次提足减值,避免未来的业绩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