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双重打击下,消费金融行业的资产质量风险也承受巨大压力。8月12日,捷信消费金融2020年第三期个人消费贷款ABS披露重大事件报告书,公司回购了8106笔 “不合格资产”,合计金额4593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捷信消金第三次回购ABS中的“不合格资产”,累计回购金额1.5亿元。

捷信消费金融2020年第三期个人消费贷款ABS信托报告书显示,在信托生效日(2020年7月28日),资产池中8106笔贷款被认定为“不合格资产”,涉及金额4593万元,平均单笔贷款金额0.57万元。捷信消金在8月7日全额回购了这批资产。

报告书显示,不合格资产的依据为“合格标准”B项第8条,即“在初始起算日或持续购买基准日,根据银保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贷款五级分类结果,贷款全部为正常类贷款”。

由此可见,这批资产筛选入池时正常(2020年5月6日),但在信托生效日时(2020年7月28日)出现了逾期未偿的情况,所以才会被标记为“不合格资产”。

公开信息显示,捷信消费金融2020年第三期个人消费贷款ABS总规模25亿元,入池资产贷款笔数485556笔,贷款人数量483429,平均单笔贷款余额5100元,入池资产主要用途为手机数码,占比64%;健身课程、乐器类占比约27%。

开甲财经注意到,今年捷信消费金融已发行3期ABS,在4月份的第二期ABS中,捷信消金回购了11697笔“不合格资产”,涉及金额6682万元;在今年初的2020年第一期ABS中,捷信消金回购了6771笔“不合格资产”,涉及金额3795万元。

在2020年前三期ABS中,捷信消金累计回购1.5亿元“不合格资产”,占总资产规模的2%。

2019年,捷信消金共发行4期ABS,合计规模114.5亿元,合计回购不合格资产2.04亿元,比例约1.78%

捷信消金ABS回购逾期资产情况从侧面反映出消费金融资产质量承压趋势。根据某机构出具的捷信消费金融ABS评级报告,2014年-2020年,捷信消金30天以上的累计逾期率最高已到达了15%左右,而资产池的平均核销率为5.79%。

过去几年,捷信消费金融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3月末,捷信消金总额产为1018亿元,贷款余额为85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79%。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捷信消金的增长步伐开始放缓,净利润下降,逾期率和不良率双升。

2017年-2019年,捷信消金发放贷款规模分别为374.19亿元734.3亿元、846.51亿元、918.64亿元。2019年是捷信消金贷款规模达到巅峰后,随即于2020年一季度掉头向下。

净利润方面亦反映了同样的趋势。2016年-2019年,捷信消金的净利润分别为9.31亿元、10.22亿元、13.96亿元和11.4亿元。2019年三、四季度和2020年一季度,捷信消金的净利润分别为2.4亿元、1.07亿元和0.3亿元,下滑趋势明显。

不过,捷信消金的不良率还算稳定。2016年-2020年一季度,其不良率分别为4.45%、3.82%、3.98%、3.6%和3.79%。

当然,考虑到其贷款规模从2017年开始爆发,过去三年发放的贷款将未来两年陆续到期,其不良的释放速度值得观察。

事实上,不止捷信消费金融,所有持牌或非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几年都将在规模下滑的变动中,承受不良上升的巨大压力。去年刚刚接替捷信登上消费金融冠军宝座的招联消金,屁股还没坐热,2020年上半年就遭受挫折。

2020年上半年,招联消金实现净利润5.78亿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18.56%。这也是招联消金成立以来首次出现业绩下滑,其背后原因引人关注。

与此同时,招联金融的不良率也持续走高,截至去年6月末,招联消金的不良贷款率为2.08%,2016-2018年年末分别为0.82%、1.24%和1.93%。

至于2019年末和今年上半年的不良率,招联消金并未对外披露。但从上半年增收不增利来看,数据应该不太好看。

消金界两大巨头表现尚且如此,其他消费金融公司的表现又能好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