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2018、2019年中概股扎堆上市的"盛况",今年在新经济领域里冲刺IPO的企业数量出现了绝对的下降。

前有疫情的影响,后有瑞幸自爆财务造假引发中概股被众多做空机构轮番做空,美股市场到如今更是危机四伏,充满了未知和深渊。

近日,本地即时零售与配送平台达达集团在美递交招股书,在京东、沃尔玛等巨头的重磅加持下,成立6年的达达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所(SEC)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以"DADA"为交易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募集最多1亿美元资金。

大的背景是,即时配送赛道早已涌入太多竞争者:美团配送、蜂鸟、盒马半小时送达、苏宁1小时生活圈、沃尔玛极速达......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达达集团赴美IPO背后,是瞄准本地即时配送、本地即时零售两大战场龙头地位的野心。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公司自成立以来至今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虽然收入近三年持续高速增长,其中2018年、2019年同比增速均为双位数,2020年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速更是达到109.13%。

三年来,净亏损分别为14.49亿元、18.78亿元和16.698亿元。

根据招股书,三年来公司在运营以及支持方面的成本分别为15.93亿元、20.44亿元、28.46亿元;而其中骑手的支付成本分别为15.267亿元、19.183亿元和26.791亿元,而同期对骑手的奖励分别为1.274亿元、2.237亿元和1.922亿元。

高额的骑手支出,已经让达达在三年内积累了50亿的成本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为达达贡献了超过一半的营收。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一季度,达达提供给京东的物流服务收入分别为6.91亿元、9.431亿元、15.644亿元和4.16亿元,占达达服务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8.76%、51.26%、51.16%和38.17%。

另外,沃尔玛也为达达的营收贡献了一份力。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达达提供给沃尔玛的服务收入分别为4.033亿元、1.636亿元,分别占据13.2%和15%。

招股书显示,京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1.4%;红杉资本以11.4%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二大股东位置。随后是Azure Holdings S.a.r.l。、DST、Pleasant Lake Limited等机构,分别持股10.8%、9.4%、8.4%。

营收持续加速增长,又有像京东、沃尔玛这样的资本作为靠山,也难怪达达集团有如此的胆识和魄力敢赴美IPO。

一个极度依赖输血的"业务板块"独立上市,会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吗?是个问题。

达达正式上线是在2014年,一年之后京东到家上线,随后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从而有了今天年收入超过31亿元的达达集团。

从合并之初,达达集团就从锁定了 "零售+配送"模式,从物流与商流的有机结合中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

这是一个由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二者合一的集团公司。你可以说它的一半是快递,一半是每日优鲜,但合在一起就是很难说它是谁。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不要问我的成绩怎么样,我旗下两个板块在这个名为"按需零售"的赛道上都是头部……

所以它给自己找了一个新词——即时零售,也有翻译称按需零售。

其在招股书中是这样定义的:"我们是中国本地按需零售和交付的领先平台。"放在一个新的维度之下,故事显然就好讲一些了。

"根据2019年的数据,我们运营的京东到家是国内GMV最大的本地按需零售平台之一,而达达快送在订单量上也属于中国领先的本地按需交付平台。"

根据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2019年第1季度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市场格局来看,蜂鸟配送、达达集团、美团配送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8.4%、25.6%和24.8%。

以《报告》呈现的市场份额占比而言,三大平台的用户覆盖率合计超过70%,但彼此间份额占比差距不大,进一步表现出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但在外界看来,对于达达集团而言,这样的成果并不能算是满意。

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上市或是现阶段达达补充弹药、扩大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但达达的核心商业逻辑到底能否支撑其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而出?如何才能找到成本和收益的平衡点?